好资讯网,丰富你的生活,努力打造一流资讯的航母!

好资讯网

当前位置:好资讯网 > 生活 > 吃喝玩乐 >

京空气质量再引关注专家:将污染折合成吸烟数不科学

时间:2011-11-15 13:14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点击:

 

 

北京持续大雾天气(图片来源:人民网)

中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记者冯会玲)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几天,北京、天津等多个9省市遭受雾霾影响,美国驻华大使馆昨天监测到的PM2.5细颗粒物浓度为257,即每立方米含有2.5微米的颗粒物为257微克,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307。

2008年春天,美国驻华使馆在自己的一栋使馆大楼上建立了空气监测站,专门监测使馆所在的地区空气中可深入肺部的悬浮颗粒(PM2.5)的数据,每小时发布一次。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史雯珊此前也承认,由于大使馆和北京环保部门的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不同,所以,数据没有可比性。

不过,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数据还是屡屡被人关注,甚至有人笑称,在北京一天相当于抽了20支烟,这种说法确有科学依据还是危言耸听?另外,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美国驻华使馆的监测数据?

北京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显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这种说法夸大了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

张明英:空气质量的监测我们国家有自己的监测办法和程序,北京的空气质量它发布的是北京的日平均的数据,再一个就是北京好多监测点的平均数据,要是用某一个点某一个地区的监测结果来作为整个地区的空气质量的结果,显然片面性太强了。

张明英特别解释道,遇到大雾天气,空气质量的确会比晴天时要下降不少。

张明英:形成大雾的时候,大气的扩散条件差,也就是说空气的流动相对差一些,无论上升运动还是水平运动都比较慢。这个时候一起水汽聚集形成大雾,同时污染物也容易聚集在一起,所以相对空气质量就差一些。

一天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确不能反映一个地区全年的真实状况,但不能否认的是,世卫组织2005年发布的空气质量建议标准是: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应低于或等于每立方米20微克。北大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唐孝炎透露,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距离这一标准还有很远的距离。

唐孝炎:WHO根据比较清洁国家对人体的健康做的这个结果,但WHO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定了三个过渡期的标准,就是为了达到那个标准,有三个过渡时期。对PM2.5、PM2、PM10都有数据,第一个过渡阶段就是最放松那个部分,PM2.5定的每日不超过70微克立方米,年平均是35微克立方米,但是目前我们国家要达到这个标准很难,70%到80%的城市都会超过。


好资讯
TAGS:  
热门关键字: 
  • 监管门前溜走了谁?——民营医院广告乱象拷问
  • 人大代表谈刑诉法修改 称部分条款不够细
  • 工信部长:宽带普及提速计划是一种相对降费
  • 两会热点调查: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居前三
  • 首批京外政协委员抵京 关注空气质量等话题
  • 习近平访问洛杉矶将谈高铁项目
  • 广东近期两名地级市委书记调往外省任副省长
  • 内蒙呼伦贝尔遭极端低温 三口之家寒衣耗费上万(1)
  • 媒体人眼中的广东代省长朱小丹:念旧 果敢 谦谨
  • 北京地铁5号线8号线和10号线将安装防夹装置

滚动资讯

热点资讯

好资讯网|资讯大全|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会员注册|帮助服务|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网站地图XML

Copyright 2014 好资讯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