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预测:全球债务危机将经两个途径冲击中国
“未来全球债务危机如果冲击中国,大体有两个基本途径和传递机制。一是金融链冲击,二是市场链冲击”,日前,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在其主编的《2011年世界经济风险指数与主权国家评级》报告中做出上述预测。
报告在指数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120个主权国家进行经济风险和债务风险评级。其中,根据综合风险指数进行经济风险评级,根据支付风险指数进行债务风险评级。
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120个主权国家的经济风险评级平均为BBB,与上年持平;风险评级中处于A级以上的国家共有58个,其中A A A级的国家2个,分别为智利和瑞典;A A级国家有卢森堡、新加坡、芬兰、阿联酋、瑞士、中国、爱沙尼亚、德国、泰国、沙特阿拉伯、丹麦、以色列、马来西亚、巴林、挪威、荷兰等16个国家,占全球120个国家总量的13.3%;A级国家有阿曼等40个国家,占全球120个国家总量的33.3%。另有62个国家综合风险评级在A级以下,风险 较 大 ,占 全 球120个 国 家 总 量 的51 .6%。新西兰等5 2个国家评级在C C C级以下,属高危级别。2010年意大利、西班牙的债务风险评级为C C级,葡萄牙的债务风险是C级,这几个国家在2010年均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季铸指出,目前,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历史空前的巨大债务危机,已经超出了世界各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挽救的能力范围。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是长期形成的,是结构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其根本原因源于不对称,正是由于生产与消费、举债规模与偿还能力的不对称,导致债务危机爆发。高消费、高债务、高失业、低增长是这些国家债务危机的共同特征。
季铸认为,未来全球债务危机如果冲击中国,大体有两个基本途径和传递机制。一是金融链冲击。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会导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和欧洲债券丧失价值或贬值,导致中国债权丧失和国内银行坏账,进而导致中国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二是市场链冲击。美国和欧洲采取的紧缩政策同样会导致世界经济紧缩和全球市场紧缩,各国进口下降,中国出口减少。
面对以上这些挑战,季铸认为,目前,中国控制物价上涨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应当停止紧缩政策,按照立足国内、绿色经济、结构增长、扩大进口、发展教育的政策方针,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全球债务危机和世界经济紧缩。记者 金辉
(经济参考报)
好资讯
相关推荐
最近评论
滚动资讯
热点资讯
- 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追尾 现场血
【新民网·独家报道】上海地铁运营信息,9月27日14时许,上海地铁10号线因设备故障,...
- 江苏选美冠军被强奸杀害 检方建
江苏选美冠军被强奸杀害 检方建议判死刑 高淳荷花仙子遇害案 法庭中央,两个被控抢劫...
- 撼!撼!撼!湖北武汉17中"教室
湖北武汉17中教室门图片曝光,现在的90后为何如此疯狂? 近日,网上惊曝不雅事件,并...
- 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 空间交会
中国“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起飞,将全新...
- 淘宝改革,此举为了谁?
淘宝商城改革 淘宝商城商铺 淘宝商城小卖家围攻大卖家事件追踪 近日,淘宝商城提高准...
- 全国保障房开工986万套 北京等15
住建部昨天(10日)公布了今年1至9月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截至9月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