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门时报专访广东检验检疫局局长李延辉
用心培育“中国第一展”
——访广东检验检疫局局长李延辉
本报记者 张启甲
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于10月15日开幕。广东检验检疫局作为出入境环节的重要监管部门,为保障广交会顺利召开,在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展会各职能管理部门、努力营造宾至如归和谐大环境方面,创造性地推出了为境外参展商品在申报、查验、监管、核销等各环节中,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优质服务,广受各界好评。日前,本报记者对广东检验检疫局局长李延辉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局长,广交会已经开幕,请您介绍会议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力。
李延辉(以下简称李):这个题目很大,简单地说,广交会有很多头衔,比方说“中国第一展”、中国会展业“王牌”、共和国会展业“长子”等,能得到这些称谓,是50多年来几代人精心培育的结果。世界各地的商家很多都是通过广交会认识了中国,知道了广州。可以说,广交会是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优质平台,是提升我国外贸发展质量的重要渠道,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有资料说,广交会从1957年至今已举办了109届,出口累计成交8892亿美元,到会境外采购商572万人,广交会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世界级展会之一。
记:从第101届起,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并增加了进口展功能,检验检疫部门由此开始为广交会进口展品提供全面监管服务,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李:虽然是几字之差,但给我们的监管服务工作所带来的新变化、面临的新要求却非常艰巨。原来的广交会只展览国内的商品,不属于我们的监管范畴,而增加进口展功能后,所有进口展览的商品须经检验检疫后方可入境。特别是作为大型综合性展会,其入境展品将来自世界211个国家和地区,横跨各个行业,品种多、数量少、时间紧,检验检疫部门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入境展品和人员的检验检疫,存在着工作难度大、未知困难多、隐形风险复杂等状况。如何保证对各类展品有效监管和快捷通关,怎样配备相关机构、人员为集中涌入的大量参展客商、参展物和携带物提供全方位把关服务,有效堵截可能带入的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及人类烈性传染病和高危险性有害生物等各种问题,都对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记:愈坚愈强是广东检验检疫局一贯的传统作风,是压力也是动力吧!
李:对,困难愈坚,信念愈强,任务越重,条理越清。这个理念,已经成为了我们这支队伍做好各项工作的座右铭。在获取广交会更名转型的消息后,广东检验检疫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前期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全面部署,并就如何做好入境展览品规范监管,特别是适应广交会更名转型要求等方面提前做工作,提出了采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实施一种新的、特殊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提出了建立广交会国际展览品监管区,实现对入境展览品的集中堆放、集中查验,在区内为会展企业提供从运输、仓储、申报、查验、监管、核销“一条龙”优质服务和有效监管,防止疫病疫情的传播;做好国外参展企业的宣传工作,为境外参展企业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要求、办理入境展览品检验检疫手续的流程及时限提供了解渠道;制定符合入境展览品监管特点的监管规范,明确申报、查验、检验、监管、核销等工作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流程;实现入境展览品的“一站式”服务,为实现快速核放、快速查验和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创造条件等,并形成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出入境检验检疫服务指南》(中、英文版)和《广东检验检疫局入境展览品检验检疫监管内部操作规程》等,还出台支持广交会八项服务措施,专门为进口展品快捷入境开辟了报检、查验、3C免办、通关验放四条绿色通道。这些行之有效的新做法,不仅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也受到境外参展商的广泛好评。
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已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等列为十大发展重点,应当说,会展业已成为广东经济的新支柱。随着进口展区日益扩大,新任务、新变化、新挑战一定还有很多吧。
李:这是必然的。但我始终相信这样两句话,一句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另一句是“不要轻易说不行,要想办法怎样能行。”100届之前的广交会,展览的都是国内商品,外国人是来买东西,往后外国人是既要买、还要卖,这个双向平台搭建得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检验检疫工作是否做得好、做得实、做到位,让国外参展商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使进口展区的规模不断向出口展区看齐,这就是任重而道远了。当然,实现这一目标,不是检验检疫这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使命,而是要在大协调机制下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但从我们自身讲,认真做好分内的事,对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多提建议,当好参谋,切实把促进广东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当成一项代代传承的使命,再多的变化,再大的挑战,我相信也是能够克服的。我经常讲,对100届之前的广交会,我们只是一个看客,百届之后的广交会,我们是主人之一,怎样用心培育,用爱浇灌好这个魅力四射的“中国第一展”,关键要看我们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和实际工作中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把这项工作当成了一项事业,一门心思地去某事业、干事业、成事业。到200届广交会的时候,凡是参与过这项事业的人能够对自己今天的付出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很骄傲,这一点,应该成为我们检验检疫人的工作追求和人生目标。
好资讯
相关推荐
最近评论
热点资讯
- 3·15系列访谈:笔记本电脑的消
各位网友大家好,“315”话维权,本期就来谈一下笔记本电脑投诉与消费问题,今天做客...
- 国美:“国补”取消 下月搬出空
江南时报讯 (通讯员张青)6月1日起,国家对于定频空调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将正式到期,...
- 瑞年银杏3.15公然虚假宣传?
3.15前夕,市民陈先生拨通本报《投诉维权》热线,向记者反映瑞年银杏胶囊涉嫌虚假宣传...
- 包头天源矿业官商腐败内幕
包头天源矿业官商腐败内幕 为什么当地的相关部门反复保证说当地的自来水已经有了保障...
- 餐饮隔油池管道出问题 大悦城地
商场内环境整洁,地下车库却恶臭扑鼻。昨天,上海读者张小姐致电本报称,她因工作关系...
- 黑烤鸭成本价仅3元 病死鸡鸭作原
■ 关注焦点 在前门等地买到的袋装便宜北京烤鸭,打开居然是一堆烂肉! 5月,媒体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