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趣话
时间:2011-12-09 22:13来源: 作者:周口江雪独钓 点击:
次
方言趣话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方言。其形成规律和原因多是由于封闭的地域环境和本地区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决定的,是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些方言,有的大同小异,有的迥然不同。普通话里的“聊天”,有的说“谈天”,有的说“闲聊”,而上海则说“白相”, 济南说“拉呱”, 皖北说“砍大杈”,四川说“摆龙门阵”,而家乡周口则说“喷空儿”。
我的家乡在豫东周口,方言特别丰富。你就拿“好”这个词来说吧,周口话里就有“tai”“牙”“板正”“作摆”十几种不同的说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外地人到周口某理发店去理发,正碰上理发师准备吃饭。理发师就对外地顾客说:“啊,伙计,该填瓤子了,等啖罢我给你责打个tai哩。”这位外地客听不懂什么意思,就问:“先交钱吗?理发要多少钱?” 理发师说:“等责打了, 挡丁边嘎请绕啦。”这个外地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引得在座的人哄堂大笑。
其实理发师的意思非常简单:朋友,我该吃饭了,等吃过饭我给你理个漂亮的发型。理完发付五角钱请走啦。理发师短短的两句话,竟用了十来个家乡方言词语,外地人当然会感到云里雾里啦。
各地的方言虽然多不一样,它们的来源却大致相同。
方言主要来自于当地的土语。人常说,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因为生产、生活、环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语言。经过时间的淘洗,有些语言逐步被淘汰,而有些语言则被保留下来,变成自己的方言。有些方言有音有字,有些方言有音无字。
在家乡周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家私塾请了一位外乡的秀才来做先生。这位先生自视很有才学,开讲的第一天就给学生们夸口说:“跟着我,保证让你们都能进学。”
有位学生很不服气,就想难为难为这位先生。一天,他见了先生作了个揖说:“先生,俺邻居有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他爷他爹都在南乡做生意,他奶奶托我请您写封信,不知道您有空没有?”
先生想:这不是勺子煎豆腐——小菜一碟吗?便说:“说吧,写啥?”
这位学生说:“先生,那我可说了。”
先生说:“说吧。”
这位学生清了清嗓子说:“bu dei儿家爹,bu dei儿家爷,bu dei儿得病不nie tie。早来一时还得见,晚来一时bie gu zhe。”
这位学生说完了,先生还没写一个字,逗得学生哄堂大笑。
这位学生这段话中有三个方言词先生不知道什么字,当然也就写不出来了。
有部分方言的来源于古汉语。这部分词语在古代比较常用,而现在只在很少一些地方使用,这就变成了方言。如“啖”字,就是吃的意思,这大家都知道。《鸿门宴》里项羽赐给樊哙熟肉一块,樊哙拔剑切而啖之。苏轼诗里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枉常作岭南人。”这说明“啖”字是从古诗文中继承下来的 。现在家乡人见面说“吃饭没有”还常有人说“啖没有”。以前,我总以为“啖”字难听,粗俗,不能登大雅之堂。其实是自己孤陋寡闻、少见多怪啦。
又如“责打”一词,周口方言把“责”和“打”两个词联合起来组成复合词“责打”用来表示“打”的意思。辞海中云:“责者,鞭打也。”用“责打”表示打,不但准确,而且文言味儿很浓。后来周口人又把“责打”一词发展成为多能动词。前面理发师说的“责打”,就代表理发的意思。“来,干一杯”,周口话就是:“来,责打一杯”。“他把我的花拿走了”,就说“他把我的花责打走了”。
方言的另一种来源,是旧时商人交易内部人的隐语。隐语早在唐宋时就有了。《杭州市语》这本书里,就记载有杂货铺的隐语。“平头,空工,眠川,睡目,缺丑,断大,皂底,分头,未丸”,分别代表123456789九个数字。“平头”的“平”字,头是一,就用“平头”代表一;“空工”“工”字中间空了,就是二;“川”字倒了就是三。
旧时周口三川交汇,船只如云,商业兴隆,各行各业都有本行业的隐语,如“由、中、人、工、大、王、主、井、羊、非”十个字,代表1到10十个数字。“由” 字上面露一个头,表示一;“中”字上下各露一个头,表示二;“人”字三个头,表示三。一个字有几个头就表示几。如“一把铜壶十二块”,他们就说“非中块”。局外人听不懂何意,可内行人一听就明白了。
周口过去还常用“田、夫、秦、罵、 丁、滚、毛、分、旭、边”十个字,代表1至10 十 个数字 。这个“边”既代表十又是点题字,意思是某个字的一边暗含有数字几就称作几,如“田”字下边是一,“夫”的上边是二,秦上边是三,依次类推。
还有一些方言来源艺人的唱词,像《七侠五义》《水浒传》中的绿林好汉江湖蟊贼,彼此联络多用暗语,也叫着黑话。如吃饭,黑话说“填瓤子”;酒里下点麻醉药,就说“海海的迷子儿”;见情况不妙赶快逃跑,就说“绕勿迪,去不溜车火”。说书唱戏人传播这类黑话,在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影响,而群众引用时往往又删繁就简,加以改造,时间久了,就变成了方言。如“绕勿迪,去不溜车火”,简化为“绕勿迪”、“绕”。 前面理发师就是用一个“绕”字表示走的意思。
当你接触到方言并仔细品位的时候,你就会深深体会到,大众的创造力是多么的伟大啊。
好资讯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方言。其形成规律和原因多是由于封闭的地域环境和本地区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决定的,是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些方言,有的大同小异,有的迥然不同。普通话里的“聊天”,有的说“谈天”,有的说“闲聊”,而上海则说“白相”, 济南说“拉呱”, 皖北说“砍大杈”,四川说“摆龙门阵”,而家乡周口则说“喷空儿”。
我的家乡在豫东周口,方言特别丰富。你就拿“好”这个词来说吧,周口话里就有“tai”“牙”“板正”“作摆”十几种不同的说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外地人到周口某理发店去理发,正碰上理发师准备吃饭。理发师就对外地顾客说:“啊,伙计,该填瓤子了,等啖罢我给你责打个tai哩。”这位外地客听不懂什么意思,就问:“先交钱吗?理发要多少钱?” 理发师说:“等责打了, 挡丁边嘎请绕啦。”这个外地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引得在座的人哄堂大笑。
其实理发师的意思非常简单:朋友,我该吃饭了,等吃过饭我给你理个漂亮的发型。理完发付五角钱请走啦。理发师短短的两句话,竟用了十来个家乡方言词语,外地人当然会感到云里雾里啦。
各地的方言虽然多不一样,它们的来源却大致相同。
方言主要来自于当地的土语。人常说,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因为生产、生活、环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语言。经过时间的淘洗,有些语言逐步被淘汰,而有些语言则被保留下来,变成自己的方言。有些方言有音有字,有些方言有音无字。
在家乡周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家私塾请了一位外乡的秀才来做先生。这位先生自视很有才学,开讲的第一天就给学生们夸口说:“跟着我,保证让你们都能进学。”
有位学生很不服气,就想难为难为这位先生。一天,他见了先生作了个揖说:“先生,俺邻居有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他爷他爹都在南乡做生意,他奶奶托我请您写封信,不知道您有空没有?”
先生想:这不是勺子煎豆腐——小菜一碟吗?便说:“说吧,写啥?”
这位学生说:“先生,那我可说了。”
先生说:“说吧。”
这位学生清了清嗓子说:“bu dei儿家爹,bu dei儿家爷,bu dei儿得病不nie tie。早来一时还得见,晚来一时bie gu zhe。”
这位学生说完了,先生还没写一个字,逗得学生哄堂大笑。
这位学生这段话中有三个方言词先生不知道什么字,当然也就写不出来了。
有部分方言的来源于古汉语。这部分词语在古代比较常用,而现在只在很少一些地方使用,这就变成了方言。如“啖”字,就是吃的意思,这大家都知道。《鸿门宴》里项羽赐给樊哙熟肉一块,樊哙拔剑切而啖之。苏轼诗里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枉常作岭南人。”这说明“啖”字是从古诗文中继承下来的 。现在家乡人见面说“吃饭没有”还常有人说“啖没有”。以前,我总以为“啖”字难听,粗俗,不能登大雅之堂。其实是自己孤陋寡闻、少见多怪啦。
又如“责打”一词,周口方言把“责”和“打”两个词联合起来组成复合词“责打”用来表示“打”的意思。辞海中云:“责者,鞭打也。”用“责打”表示打,不但准确,而且文言味儿很浓。后来周口人又把“责打”一词发展成为多能动词。前面理发师说的“责打”,就代表理发的意思。“来,干一杯”,周口话就是:“来,责打一杯”。“他把我的花拿走了”,就说“他把我的花责打走了”。
方言的另一种来源,是旧时商人交易内部人的隐语。隐语早在唐宋时就有了。《杭州市语》这本书里,就记载有杂货铺的隐语。“平头,空工,眠川,睡目,缺丑,断大,皂底,分头,未丸”,分别代表123456789九个数字。“平头”的“平”字,头是一,就用“平头”代表一;“空工”“工”字中间空了,就是二;“川”字倒了就是三。
旧时周口三川交汇,船只如云,商业兴隆,各行各业都有本行业的隐语,如“由、中、人、工、大、王、主、井、羊、非”十个字,代表1到10十个数字。“由” 字上面露一个头,表示一;“中”字上下各露一个头,表示二;“人”字三个头,表示三。一个字有几个头就表示几。如“一把铜壶十二块”,他们就说“非中块”。局外人听不懂何意,可内行人一听就明白了。
周口过去还常用“田、夫、秦、罵、 丁、滚、毛、分、旭、边”十个字,代表1至10 十 个数字 。这个“边”既代表十又是点题字,意思是某个字的一边暗含有数字几就称作几,如“田”字下边是一,“夫”的上边是二,秦上边是三,依次类推。
还有一些方言来源艺人的唱词,像《七侠五义》《水浒传》中的绿林好汉江湖蟊贼,彼此联络多用暗语,也叫着黑话。如吃饭,黑话说“填瓤子”;酒里下点麻醉药,就说“海海的迷子儿”;见情况不妙赶快逃跑,就说“绕勿迪,去不溜车火”。说书唱戏人传播这类黑话,在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影响,而群众引用时往往又删繁就简,加以改造,时间久了,就变成了方言。如“绕勿迪,去不溜车火”,简化为“绕勿迪”、“绕”。 前面理发师就是用一个“绕”字表示走的意思。
当你接触到方言并仔细品位的时候,你就会深深体会到,大众的创造力是多么的伟大啊。
好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