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资讯网,丰富你的生活,努力打造一流资讯的航母!

好资讯网

当前位置:好资讯网 > 新闻 > 国内 >

在京朝鲜人悼念金正日 一家餐厅举行追思仪式

时间:2011-12-28 23:52来源: 作者: 点击:

上午,位于东四十条附近的朝鲜高丽航空公司代售点上午关门歇业

丹东的朝鲜商家关门歇业吊唁金正日

随着平壤时间10点(北京时间9点),金正日遗体告别仪式时间的临近,记者来到朝鲜驻华大使馆。刚到8点,使馆大门口外已经围着十多家国内外的媒体记者。

据记者了解,在京的朝鲜学生、公司员工几乎全部前往使馆参加悼念活动。使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天的悼念活动不对外开放。

此外,在望京的朝鲜餐厅也举办了小型的追思仪式。

全民悼念

悲伤难愈在京朝鲜人赴使馆悼念

上午,记者赶到位于东四十条桥港澳中心的朝鲜高丽航空公司发现,公司上午已经停止办公。

紧锁的玻璃门上,贴着一张A4告示牌,用朝鲜语、英语两种语言通知,今天的办公时间调整至下午3点至5点。

港澳中心工作人员说,今天是金正日遗体告别日,高丽航空公司的人全都去参加悼念活动了。“这几天,他们总在念着‘慈父’去世的消息,好多人基本一整天都眼眶红红的。”

另外,几乎同样的情景也在朝鲜留学生中间上演着。昨晚8点,记者来到北师大,经过2个小时的等待,终于见到住在一起的两名朝鲜留学生。一名姓张的学生告诉记者,自从金正日去世以后,他们几乎每天都去朝鲜大使馆追思金正日,“这还不够,明天、后天,我们都要去祭奠将军。”低沉的话语中,依旧透露着悲伤。

据记者了解,现在学校已经开始了期末考试,他们在悲伤中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准备考试。这名姓张的朝鲜留学生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另外一名留学生则继续留在房间内学习。

据记者多方了解,像上述的朝鲜在京民众,几乎全部都在今天上午前往朝鲜大使馆参加了悼念活动。

使馆现场

灵堂已关闭悼念活动不对外

随着平壤时间10点(北京时间9点),金正日遗体告别仪式时间的临近,记者来到位于建国门外日坛北路的朝鲜驻华大使馆。刚到8点,使馆大门口外已经围着十多家国内外的媒体记者,其中包括韩国SBS电视台、路透社等媒体。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下午6点,使馆内的灵堂已经关闭,不再对外开放。他表示今天使馆内的活动不对外开放。

一位在使馆附近居住的居民告诉记者,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时常能听到从使馆传来的哭声。今天上午,记者发现只有3名朝鲜人进使馆。

记者随后将20日拍摄的灵堂使馆工作人员照片赠送给了朝鲜驻华大使馆,并向使馆工作人员表示哀悼,一位名为李江风(音)的工作人员出来接受了记者的赠送,并表示感谢。

●特写

使馆周围花店几天卖出半年的菊花

早晨6:30开始,警察在门口进行了交通管制,“什么时候撤还不知道,明天可能会更早开始。”大使馆旁边一家花店的老板感到很奇怪,“今天没有人来,之前有一些朝鲜人每天都来,每天都哭。”

朝鲜驻华大使馆附近共有3家花店,其中一家的吴老板告诉法晚记者,从19日开始已经卖了大约2万枝菊花,相当于平时半年的销售量,每天都要续货。

“刚得到消息的时候,使馆有一位男秘书来买花,边哭边打电话叫家人赶紧来。朝鲜妇女和妇女见面也是哭,直到昨天白天每天都有人来悼念。”吴老板说。

另据记者了解,朝鲜政府从中国云南、昆明购买鲜花,经上海空运至丹东,价格是每枝10元。而此时,丹东的鲜花储备已经见底,有钱也难买到。

上海一家物流运输公司告诉记者,已经开通昆明直达上海的卡车运输,运送各种鲜花,运货价1.5元/公斤。

追思仪式

近200朝鲜人望京餐厅悼金正日

今天上午8时许,已经停业十天的朝鲜国营饭店玉流宫门前又停满了车辆,还有牌照号为“使133”的朝鲜大使馆的公车,店内坐满前来追思金正日的人。

玉流宫是朝鲜国营餐厅,位于望京地区,由于只是举办追思活动,所以只开了后门。有服务员专门守在门口,凡见到身穿黑色衣裤,碎步快速向前,胸前佩戴着金正日头像的小像章打扮的人,便连忙拉开玻璃门,请他们入内。

现场参加追思活动的有近两百人。平日每天都要化妆的工作人员依旧妆容整齐,一袭黑衣,胸前佩戴着金正日头像像章。

九时起,电视里准时开始播放关于金正日与金日成的纪录片。纪录片展示金正日从青年时期至今的工作画面,其中不乏工地走访、指导艺术创作的镜头。解说员的语调随着不同画面时而激昂,时而悲痛,时而忧伤。

据店里的领班介绍,餐馆晚上将开始恢复营业,但店里特色的歌舞演出继续暂停,什么时间恢复还需等待通知。

同在望京地区的朝鲜餐厅三松阁上午表示,他们临时接到国内通知,开业时间由30号改到明天晚上。

中国老友

前往悼念盼完成金正日心愿

“深切悼念金正日将军……你的中国老朋友张国华。”一位50岁上下的先生在23日朝鲜驻北京大使馆内的吊唁纪念册上写道。

围墙外拉起黄色丝带的朝鲜大使馆内,当天显得格外庄重。大门口是等候前来凭吊的人们的使馆工作人员,从金正日去世开始,每天都有人们前往大使馆吊唁。

作为现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张国华告诉记者,他是朝鲜大使馆批准的前去悼唁金正日的首位中国公民,他和金正日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据张国华介绍,2005年,他在北京中石化某公司一次演讲中讲解自己的农业发明,随后,一位朝鲜的朋友找到他,希望能够将他的发明作为金正日63岁的生日礼物送给朝鲜。朝鲜方面还特意派专机前来迎接他。但是由于没能找到合适的农业专家陪同,最终放弃了朝鲜的邀请。

张国华说,没能见到金正日算是他的一个遗憾,所以这次一定要来为金正日送行。他还说,朝鲜使馆的商务参赞在悼念仪式后联系了自己,希望与他继续合作,改善朝鲜的农业规划。

“希望这次的合作对朝鲜农业增产有帮助,也算完成金正日将军的一个心愿吧!”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


好资讯
TAGS:  
热门关键字: 
  • 监管门前溜走了谁?——民营医院广告乱象拷问
  • 人大代表谈刑诉法修改 称部分条款不够细
  • 工信部长:宽带普及提速计划是一种相对降费
  • 两会热点调查: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居前三
  • 首批京外政协委员抵京 关注空气质量等话题
  • 习近平访问洛杉矶将谈高铁项目
  • 广东近期两名地级市委书记调往外省任副省长
  • 内蒙呼伦贝尔遭极端低温 三口之家寒衣耗费上万(1)
  • 媒体人眼中的广东代省长朱小丹:念旧 果敢 谦谨
  • 北京地铁5号线8号线和10号线将安装防夹装置

热点资讯

好资讯网|资讯大全|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会员注册|帮助服务|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网站地图XML

Copyright 2014 好资讯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