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资讯网,丰富你的生活,努力打造一流资讯的航母!

好资讯网

当前位置:好资讯网 > 新闻 > 国内 >

PM2.5的评价标准制定千万不能讳疾忌医

时间:2011-11-17 11:21来源: 作者: 点击:

    近期由于北方地区灰霾天气频发,被称为灰霾“元凶”的细颗粒物(PM2.5)受到空前关注。从民间到专家都在呼吁政府尽早出台PM2.5的评价标准,并公布对其的监测结果。(11月16日广州日报)

    看了这个报道,笔者认为,既然空气质量的细颗粒物(PM2.5)客观存在,且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那PM2.5的评价标准制定就不能讳疾忌医,政府尽早出台PM2.5的评价标准刻不容缓。

    多年来,我们总是在说和国际接轨,可我们的空气质量的PM2.5的评价标准却一直不和国际标准看齐,相反我们的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总是在报喜,好天气一年比一年多,而老百姓因空气质量影响生病的人却没有减少,究其原因,目前的PM2.5小时监测值经常在100到200之间,按照美国标准已经超标好几倍(北京)。细颗粒物(PM2.5)可以进入肺部,甚至是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还能携带空气中的重金属等物质,对呼吸系统、心血管、免疫系统、生育能力、神经系统和遗传等都有影响。如果不是专家揭秘,我们还蒙在鼓里。

    为什么环保部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呢?原来是加入PM2.5后,中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将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这是典型的讳疾忌医,难道你不测不报细颗粒物(PM2.5)就不存在了吗?自欺欺人!

    政府尽早出台PM2.5的评价标准,并进行检测和报告,让老百姓了解真相,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只有20%,实事求是的为民众办事,天塌不下来!而且还可以对症下药。一是对环保治理部门制造压力,加速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治理研究,尽快还老百姓真正的蓝天白云。二是老百姓外出,自己也会采取措施,减少PM2.5对自己和家人的危害。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讳疾忌医,西方先进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

  • 相关报道:
  •   
  •   
  •   
  •   
  •   
  •   
  •   
  •   
  •   
  •   

好资讯
TAGS:  
热门关键字: 
  • 监管门前溜走了谁?——民营医院广告乱象拷问
  • 人大代表谈刑诉法修改 称部分条款不够细
  • 工信部长:宽带普及提速计划是一种相对降费
  • 两会热点调查: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居前三
  • 首批京外政协委员抵京 关注空气质量等话题
  • 习近平访问洛杉矶将谈高铁项目
  • 广东近期两名地级市委书记调往外省任副省长
  • 内蒙呼伦贝尔遭极端低温 三口之家寒衣耗费上万(1)
  • 媒体人眼中的广东代省长朱小丹:念旧 果敢 谦谨
  • 北京地铁5号线8号线和10号线将安装防夹装置

热点资讯

好资讯网|资讯大全|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会员注册|帮助服务|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网站地图XML

Copyright 2014 好资讯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