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谈在苏丹遭劫持:让对方相信是普通平民(1)
新闻人物
孙世伟、马小龙:在苏丹用语言保护同伴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卜多门、郑一晗、周劼人)孙世伟一下飞机,刚进海关,就和前来接机的同事久久拥抱在一起。同事们送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张A4纸大小的贺卡,上面写满了来自20多名同事和朋友的祝福。
苏丹、肯尼亚、卡塔尔……辗转上万公里,孙世伟与其他28名在苏丹遭劫持的中国公民一道,在中国政府赴苏丹工作组陪同下,9日下午平安返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在苏丹遭劫持的29名中国公民中,只有孙世伟和马小龙掌握流利的阿拉伯语,而阿拉伯文正是苏丹的官方语言,所有与劫持者沟通的任务就落到了两个小伙子身上。
“每一个字我都最认真地去听”
“每一个字我都最认真地去听,每一个词我都最仔细地去说,生怕听错、说错一个字会招来不好的后果。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责任。”
24岁的翻译马小龙是这29人中年纪最小的,来自甘肃天水的他,早年在国内学习阿拉伯语,两年多前去叙利亚半工半读,去年转到苏丹工作,本想躲避叙利亚动荡局势的他,万没想到竟然经历了如此一段危险的旅程。
马小龙告诉记者,他从前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遇事不会冲在前面,这一次却肩负了前所未有的使命。
孙世伟说,作为能和劫持者沟通的人,他和马小龙担负着凝聚人心的任务。其余27人都在时刻关注他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以,他俩一直努力让自己保持平常的心态,压抑情绪的波动。
在被劫持期间,两个小伙子抓住一切机会和对方沟通,试图让他们相信,这些人只是普通的平民,在苏丹从事的都是修路、架桥等一些民生项目。
孙世伟坦言,当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时,他俩还是非常紧张:“那枪都是子弹上膛的,但我俩是仅有的两名翻译,这时必须站出来和他们交流。更何况,我是一名党员。”
“当时想,最坏的情况也就是这样,反而心里轻松了。”马小龙回忆当时的心情,“除了会阿拉伯语,我还是个穆斯林,打起交道来更容易,这让我感觉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交流起到了作用。随着沟通的增加,对方逐渐明白了29人的身份,放松了看管,在食物、饮水以及简单的医药上为中国工人提供了保障。在元宵节那天,经过两个小伙子两天的努力交涉,对方还为他们宰了一只羊,改善大家的伙食。
“团结是最重要的”
在孙世伟的记忆里,被劫持的前一天他们就得到情报,有人会来袭击。在公司的安排下,员工们有序撤离了营地,在距营地约20公里的一个小镇里躲避。第二天警报解除后,大家就回营了。
“突然枪声大作!”孙世伟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再次来袭。正在休整的29名中国员工不幸被冲进营地的袭击者绑架为人质。
遇袭后的几天里,劫持者一直带着29名员工不分昼夜地转移,直到5天后才停留在固定的地方。当时他们被集体安置在一所简陋的茅草屋内。屋外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但并不大。高粱糊糊是他们的食物之一。
路上大家走得比较散,员工们刻意将孙世伟和马小龙两名阿拉伯语翻译分开,保证一群人中要有一个翻译能够与对方沟通,避免产生误会。
最初的日子是孙世伟和马小龙觉得“最艰难”的,因为不清楚状况,需要不停试探对方的意图,想各种办法打探消息,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在29名被绑架者中,有两名女同志。一路上,所有人对她们都特别照顾。走路的时候让女同志走在中间;女同志不管做什么,都保证身边至少有一名男同志保护。队伍中年长的同志也受到格外关注,他们走不动时,青壮年都会主动上前搀扶,不让一个人掉队。
作为翻译和领队,孙世伟每天早晨一起来,就要把所有人的身体状况检查一遍,看有没有发烧、腹泻的情况。因为在苏丹那样的环境下,这些疾病是很危险的。此外,他和马小龙还要观察哪些人情绪比较低落,跟他们聊聊天,给他们鼓鼓劲。
“团结是最重要的。”29岁的戴继涛在苏丹已经待了两年时间,这次突如其来的生死经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与这么多同胞在一起也让我的心情相对稳定。我们不会说阿拉伯语的人平时都尽量少说话,节省体力,同时也避免让绑架(劫持)者误会。”他说。
好资讯
相关推荐
最近评论
热点资讯
- 3·15系列访谈:笔记本电脑的消
各位网友大家好,“315”话维权,本期就来谈一下笔记本电脑投诉与消费问题,今天做客...
- 国美:“国补”取消 下月搬出空
江南时报讯 (通讯员张青)6月1日起,国家对于定频空调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将正式到期,...
- 瑞年银杏3.15公然虚假宣传?
3.15前夕,市民陈先生拨通本报《投诉维权》热线,向记者反映瑞年银杏胶囊涉嫌虚假宣传...
- 包头天源矿业官商腐败内幕
包头天源矿业官商腐败内幕 为什么当地的相关部门反复保证说当地的自来水已经有了保障...
- 餐饮隔油池管道出问题 大悦城地
商场内环境整洁,地下车库却恶臭扑鼻。昨天,上海读者张小姐致电本报称,她因工作关系...
- 黑烤鸭成本价仅3元 病死鸡鸭作原
■ 关注焦点 在前门等地买到的袋装便宜北京烤鸭,打开居然是一堆烂肉! 5月,媒体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