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投资6300万元改造监狱大门 增生物识别系统
增加生物识别系统,采用加密芯片,装阻车器
本报讯 记者获悉,2011年,市监狱局按照司法部《关于加强监狱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6300万元,对全局监狱大门进行改造,升级改造安防设施,提高安全系数,确保监管安全。
市监狱局魏书良政委介绍,该局之所以能做到连续15年监管安全无事故,突出的经验就是:在管理上强化了“两项措施”,在防范上狠抓了“四个重点环节”。“两项措施”:一是对罪犯的直接管理。提出了“罪犯活动现场无缝隙管理”、“哪里有罪犯,哪里就有干警”、“始终将罪犯置于干警视线之内”等一系列管理标准;明确了直接管理的六个具体环节,即:直接到场、直接指挥、直接观察、直接记载、直接考核、直接处理;撤销了罪犯监督哨、杂务等干警管理上的拐棍,消除了对罪犯管理的中间环节。第二项措施就是确保罪犯不放单的互监管理。严格执行罪犯“不放单”制度,确保罪犯始终置于互相监督之中。“四个重点环节”就是“监狱大门管理”、“电网运行”、“门窗护栏”、“罪犯外出就医”四个环节。
据了解,2011年,本市监狱局加强设施功能性改造,提高科技含量,投资6300万元,对全局所有监狱大门进行改造,建立行车通道和人行通道,在人行通道实行进出分开,并分别设置滚闸,保证每次一人一卡通过;增加生物识别系统,监狱出入证采用符合国家密码要求的加密芯片,建立了监狱大门一键应急功能;建设了AB门系统,在大门内外两侧分别安装了阻车器;在围墙内5米安装了警戒隔离网,围墙外10米设置了警示标识,对罪犯生活、劳动等不同改造区域进行了隔离,确保了监狱大门、围墙的绝对安全,有效杜绝罪犯从大门和围墙脱逃。同时,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成了集报警、监控、监听、录音、录像功能于一体的监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实现了电网、报警、监控等系统的远程有效联网;构建起能够满足全局监管安全日常管理与应急指挥需求的硬件支撑平台,形成了以1个数据中心、1个安全管理体系、6个基础数据库、7个政务办公平台和24个业务应用系统为主,较为完善的信息化软件系统支撑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进一步强化了技防手段,有效杜绝了罪犯脱逃、非正常死亡、狱内重大监管事故的发生。
好资讯
相关推荐
最近评论
热点资讯
- 3·15系列访谈:笔记本电脑的消
各位网友大家好,“315”话维权,本期就来谈一下笔记本电脑投诉与消费问题,今天做客...
- 国美:“国补”取消 下月搬出空
江南时报讯 (通讯员张青)6月1日起,国家对于定频空调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将正式到期,...
- 瑞年银杏3.15公然虚假宣传?
3.15前夕,市民陈先生拨通本报《投诉维权》热线,向记者反映瑞年银杏胶囊涉嫌虚假宣传...
- 包头天源矿业官商腐败内幕
包头天源矿业官商腐败内幕 为什么当地的相关部门反复保证说当地的自来水已经有了保障...
- 餐饮隔油池管道出问题 大悦城地
商场内环境整洁,地下车库却恶臭扑鼻。昨天,上海读者张小姐致电本报称,她因工作关系...
- 黑烤鸭成本价仅3元 病死鸡鸭作原
■ 关注焦点 在前门等地买到的袋装便宜北京烤鸭,打开居然是一堆烂肉! 5月,媒体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