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企业元旦期间涨价遭质疑 回应称因成本提高
据新华社电 元旦前后,原本应主打“促销牌”的时段,三元、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打起了“涨价牌”。
对此,奶企多回应因成本在提高。而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奶企运输成本、财务费用、人工等刚性成本确有上涨,但奶业涉及的其他部分成本却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
2011年12月29日,网络上纷纷转载消息:继光明之后,从2012年元旦起,三元、伊利、蒙牛等品牌部分乳制品涨价,涨价幅度为每箱1至2元。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何小唐解释,包装等原材料的涨价、奶源价格波动,用工成本的提高、物流成本的增加等造成涨价。
蒙牛集团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卢建军表示,调价理由为“每年都有部分产品进行微调”。
伊利集团给予的答复是,受原材料影响,调整了北方部分市场的个别小品类产品价格。
而网友指出,公告显示,伊利股份2011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达290亿元和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和137%;蒙牛股份2011年上半年纯利润亦同比增27.6%至7.898亿元。
调查
人工、流通等成本确有上涨
从去年初至今,根据上海市奶价协商机制成本测算,原料奶的价格已经提高了两次。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称,奶企运输成本、财务费用、人工等刚性成本确有上涨。
奶企成本上升还由于一些企业在产品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广告成本增加。
其他部分成本一定程度下降
然而,除了人工和流通成本,奶业涉及的其他部分成本却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国内奶制品的成本主要包括添加物、奶粉和包装,而这三块的价格最近都是下降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说。
以奶粉为例,2011年9月前,进口奶粉价格为每吨3.6万元至3.7万元,9月后降到3万元上下;国产奶粉价格也从9月份前的每吨2.9万元至3万元降到了现在的2.6万元上下。
还有网友表示,不管奶制品涨价是否在情理之中,选择在双节这个时点值得推敲。
- 相关报道:
好资讯
相关推荐
最近评论
热点资讯
- 3·15系列访谈:笔记本电脑的消
各位网友大家好,“315”话维权,本期就来谈一下笔记本电脑投诉与消费问题,今天做客...
- 国美:“国补”取消 下月搬出空
江南时报讯 (通讯员张青)6月1日起,国家对于定频空调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将正式到期,...
- 瑞年银杏3.15公然虚假宣传?
3.15前夕,市民陈先生拨通本报《投诉维权》热线,向记者反映瑞年银杏胶囊涉嫌虚假宣传...
- 包头天源矿业官商腐败内幕
包头天源矿业官商腐败内幕 为什么当地的相关部门反复保证说当地的自来水已经有了保障...
- 餐饮隔油池管道出问题 大悦城地
商场内环境整洁,地下车库却恶臭扑鼻。昨天,上海读者张小姐致电本报称,她因工作关系...
- 黑烤鸭成本价仅3元 病死鸡鸭作原
■ 关注焦点 在前门等地买到的袋装便宜北京烤鸭,打开居然是一堆烂肉! 5月,媒体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