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资讯网,丰富你的生活,努力打造一流资讯的航母!

好资讯网

当前位置:好资讯网 > 舆论 > 实事播报 >

鉴宝类节目刺激盗墓欲望 文物价值庸俗化引关注

时间:2011-12-25 18:09来源: 作者: 点击:
 

  秦毅

  近年来,由于电视鉴宝类节目的渲染,人们对文物市场价值的期望值不断升高,有意无意地刺激起某些人盗掘陵墓致富的欲望。有市场就有贪婪,或许正是荒坟野冢中石像生等文物市场价值的不断攀升,才让这些人经不起诱惑,以身试法干上了盗掘的勾当。只可惜这种“文物价值”说白了就是市场价值,当文物连同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一起沦落为可兑现的商品时,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已经失衡了,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已被“市场价值”打翻在地,成为了货币的附庸品。

  在文物市场价值张扬的背景下,仅从文保单位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陵墓保护的“马太效应”明显存在:越是能吸引游客、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陵园,越是保护得很好,甚至一砖一瓦都会以标牌等样式彰显出来;而游客罕至的陵园,门前冷落车马稀,有价值的文物成为没妈的孩子,人们吝啬地收起关爱,一些陵园被盗掘的悲剧便在此埋下了伏笔。

  但是,切莫轻易地把陵墓惨遭毒手的板子统统打在相关文物管理部门以及执法人员的身上,仅仅指责他们保护不利、监管不利、惩处不利,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加强管理无疑是应该的,但对于每一位公民来说,均衡价值认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更为重要,因为地下文物不是相关管理部门的,而是全民的,每个人都有保护的责任。

  在习惯于用价签衡量价值的现实社会中,在人们聚焦于“看专家给出的市场参考价格”这类电视鉴宝节目时,在不知不觉中,对文物价值的认识日趋失衡,文物保护也难以落到实处。要知道,文物的价值是不可单纯用金钱计价的,即便是一面锈迹斑斑的古代铜镜也是不可再生的,因为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让千年前的工匠为我们再打造一面。用货币衡量文物价值的潜意识实际上也于无形中助长了盗墓行为。因此,在严惩盗墓贼的同时,参加电视鉴宝类节目的专家们也需反躬自省,检讨自己的文保意识是否缺失,而不可为了追逐一己名利而将流传千古的文物价值消解、庸俗化。


好资讯
TAGS:  
热门关键字: 
  • 监管门前溜走了谁?——民营医院广告乱象拷问
  • 人大代表谈刑诉法修改 称部分条款不够细
  • 工信部长:宽带普及提速计划是一种相对降费
  • 两会热点调查: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居前三
  • 首批京外政协委员抵京 关注空气质量等话题
  • 习近平访问洛杉矶将谈高铁项目
  • 广东近期两名地级市委书记调往外省任副省长
  • 内蒙呼伦贝尔遭极端低温 三口之家寒衣耗费上万(1)
  • 媒体人眼中的广东代省长朱小丹:念旧 果敢 谦谨
  • 北京地铁5号线8号线和10号线将安装防夹装置

热点资讯

好资讯网|资讯大全|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会员注册|帮助服务|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网站地图XML

Copyright 2014 好资讯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