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彪:广告用外援暴露的深层问题
□ 胡立彪
“百度知道”里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产品广告都喜欢用外国人来拍?特别是宝宝用品等,看了就来火!中国人拍的不好吗?
得到的“最佳答案”:一是洋奴,国人生产的产品,以为贴上了洋人的面孔,就会变得洋气;二是自卑,以为有了洋人代言,便会洗掉所谓的“土气”;三是数典忘祖,迎合了一些人“与洋人使用同一厕所,屁股也便出了羊粪”的心理需求。
问题提得尖锐,回答也相当犀利。不过,这只是“点到”而已,对于老外代言热这一现象,需做更进一步的探讨和反思。
大家都很清楚,在中国,抬举洋人已是历史悠久的事了,而用洋人做广告只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和现代化表征。一些广告公司和一些企业的营销部门大都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国内产品广告代言人的信誉度排序,以国籍或居住地论,排第一位的是老外(一般应为欧美人士),其次是港澳台人士,最后是土生土长的大陆人士。
做广告也像竞技体育一样需要大量外援支撑,这是企业的悲哀,是企业对公众信誉度认知的混乱。世界著名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曾尖锐地指出,许多中国企业为了宣传品牌,不是把自己定位为“西方的”就是“传统的”,这种二分法恰是导致广告中西方面孔多的原因。在他看来,品牌是对公众的价值承诺,只有当品牌承诺是可信的、具有独特价值主张的时候,品牌才会成功。
世界上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都提供了这样一条经验:一个强大的品牌必须具备该品牌原产国深刻的烙印,这是品牌一切价值承诺的源头和基础。原产国必须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力量去支持该国的企业和品牌。国家品牌的力量可能是该国的财务实力、吸引人的文化、生活方式、教育、国家修养和历史等。法国品牌是以法国的修养为基础的,德国品牌有赖于德国的工程文化,美国品牌取决于美国生活方式的诱惑力,日本品牌扎根于精致品质的优良信誉,全球消费者对这些国家的不同特质有着不同的深刻见解。
我国品牌要成功,不仅取决于品牌本身和其背后的企业,更取决于原产国和基础市场的价值,即中国品牌的形象。遗憾的是,多年来我国并没有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具有新事物的品牌,仍然沿用着旧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的品牌形象,而与新技术、生活质量、娱乐和时尚脱节。在国际市场,中国传统已经不能再支撑中国品牌了,如果我们准备把品牌打进国际市场,就必须建立中国的现代化国家形象。这首先需要中国每一个企业亮出自己的价值主张——不是用西方人的面孔,而是用自己的面孔,向国内和整个世界阐述自信的品牌理念和价值承诺。《中国质量报》
好资讯
- 上一篇:北京文博会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 下一篇:专家支招LED产业发展
相关推荐
最近评论
热点资讯
- 3·15系列访谈:笔记本电脑的消
各位网友大家好,“315”话维权,本期就来谈一下笔记本电脑投诉与消费问题,今天做客...
- 国美:“国补”取消 下月搬出空
江南时报讯 (通讯员张青)6月1日起,国家对于定频空调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将正式到期,...
- 瑞年银杏3.15公然虚假宣传?
3.15前夕,市民陈先生拨通本报《投诉维权》热线,向记者反映瑞年银杏胶囊涉嫌虚假宣传...
- 包头天源矿业官商腐败内幕
包头天源矿业官商腐败内幕 为什么当地的相关部门反复保证说当地的自来水已经有了保障...
- 餐饮隔油池管道出问题 大悦城地
商场内环境整洁,地下车库却恶臭扑鼻。昨天,上海读者张小姐致电本报称,她因工作关系...
- 黑烤鸭成本价仅3元 病死鸡鸭作原
■ 关注焦点 在前门等地买到的袋装便宜北京烤鸭,打开居然是一堆烂肉! 5月,媒体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