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名流
我的故乡虽说被称为日进斗金的商埠重镇,但其实只不过是一弹丸之地,南到北东到西皆不足三华里(以残留的古城墙为证)。历史上一直归属长山县,解放后才划归张周市,继而成为淄博市的辖区。然而就在这片热土之上,先后出现过刘阁老,李尚书,王状元以及抗日英雄马耀南等诸多历史名人。由于我的年龄所限,我对他们知之甚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莫过于那个整天招摇过市,疯疯癫癫而又神秘诡异的武竞了。
提起武竞,在我们那一带,无论男女老少,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武竞,男性,当时四十多岁,整日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疯疯癫癫,四处游荡。虽然样子很让人害怕,可他从来不惹事生非,而且还隔三差五,出人意料地做些助人为乐一类的好事善事。因此,有人说他疯癫,也有人认为他没啥毛病。说他没病的人都知道他有妻有子,识文断字,而且做事极有尺度。坚持认为他就是一个疯子的,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正常人哪能这样作践自己?不信你看,不论是挥汗如雨的炎炎盛夏,还是大雪纷飞的数九寒冬,武竞从不更衣,总是那一件开花破棉袄和一条长不及膝盖的大裤叉,且整日里袒胸露乳,赤裸了双脚,急拉着一双“前面卖生姜,后面卖鸭蛋”的鞋子。仅此一点,一般正常人就很难做的到。不过对于他是如何疯掉的这一关键问题,即便是坚持认为他疯癫的人,也大都说法不一,我听到的就有好多不同的版本。有的说他是让日本鬼子的大炮吓的,有的则说他是做生意蚀了血本,财迷心窍所致,还有的说。。。。。。。反正我认可第一种说法。
我家早先住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与武竞的住所只有几步之遥。不过我们家是临街门面房,他则住在对面的小胡同里。我之所以认为他是被日寇的大炮吓坏的,是因为我初识武竞时,他那出其不意,惊天动地的一声大叫—“咚—嘎!”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长大后我才知道,那声音完全就是大炮击发,炮弹腾空飞行,然后是落地爆炸的全过程。那个响,那个亮,那个脆,用震耳欲聋四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当时把我被吓得哇哇大哭,回身就跑。幸亏离家很近,家里人听到我的哭喊声,纷纷跑出来,不知是谁对武竞吼了一声:“你看把孩子给吓得,小心我收拾你!”武竞咧嘴一笑,露出了满口的白牙,径自摇摇摆摆地去了。
从那一天起,只要我调皮不听话,父亲,母亲或大哥大姐他们总会随时把武竞搬出来,“你听,武竞又来了!”我立马就变做小乖乖了。可时间一久,我对武竞也不再那么惧怕了。有时在街上玩耍,看到武竞走过来,我会和邻居家的发小们一起跟在他的身后,模仿着他的样子——“武竞,咚—嘎!咚—嘎,武竞!”一直跟出好远好远,引得街坊邻居和过往行人一阵阵大笑。说来惭愧,我们一伙娃娃蛋子,一个个稚声嫩气的,根本无法与他老人家的嗓门媲美。稍大些,我还曾经偷偷练习过,而且绝不是一二次。“咚--嘎”了许久,可总是不得其要领,只好作罢。有时我会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如果让武竞去唱歌,绝对是出色的男高音!多数时候,武竞对于我们的存在是不理不睬的。不过有时候,他也会猛不丁地转过身来,又龇牙又瞪眼,嘴里还唧唧咕咕地说着什麽,把我们几个吓得做鸟兽状,一哄而散。其实他从来不真的追我们,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他大概知道,我们全是街坊四邻家的孩子,即便是追上了也不能奈何我们。更有可能他心里压根就没想把我们怎麽样。
每逢饭时,武竞便会加快活动的频率,走街穿巷,不失时机地掏点外快。临街商铺的业主们也都很清楚,只要这个时候武竞来到自己的门前,一定是要吃要喝来了。不等武竞开口,吃的喝的便都送了过来。武竞就这样中午东家,晚上西家,今天去镜子铺,明天到茶叶店,吃着百家饭,过着自己不知寒暑的日子。武竞自有他的精明之处,绝不对一家纠缠不休,一般要过十天半月之后才会再次光顾。但既来之,则安之,成功率近乎百分之百。
后来我发现,集市也是武竞喜欢去的地方。他在集市上转来转去,一路“咚—嘎!”着,手里还会拿块半头砖,看到自己想要的,或是新鲜的瓜果蔬菜,或是刚出笼的包子馒头,他便把手中的砖头“啪”的一声拍在人家面前,用眼睛直愣愣地看着对方,于是乎一切就都有了。有时他也会搞恶作剧,把这家的瓜果送给那家卖包子的,又把刚到手的热包子转眼之间送给了挑担子的老头儿。现在想起来,他的某些做法很像现在电视剧《济公》里的游本昌先生,好像他看过《济公传》,或者起码听过有关济公活佛的传说。所以后来我对武竞的疯癫也产生过一丝怀疑。
让人生疑的还不至这些,有人曾经亲眼看到他在淦河里救起一位失足落水的老人;听邻居大娘说,她家的孩子有一次迷了路,还是武竞帮着把孩子找了回来;一次,一家商铺不小心着了火,左邻右舍纷纷相助,武竞的身影也在其中;还有。。。。。。许久以来,对于武竞是否真的疯癫,在一群年轻人心目中竟然成了一个十分敏感而颇为费解的迷。据说,有好事者,各执一词,双方相持不下,只挣得面红耳赤,青筋暴跳,便当众发下恨誓,无论如何要弄个水落石出,负者必须在最上的大饭店—宴宾楼—请客!尽管当时大家说得口赤牙黄,唾沫星子乱飞,可这事一放就是几十年,再也没有了下文。
五四年公私合营之后,特别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全国遭受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急剧下降,武竞的光景也就一天不如一天了。听说他为了生存,也加入了“攫食者”(就是在街头巷尾趁人不备,强行夺取他人的食物)的行列,几次险些被人打死。文化大革命初期,我还在街上偶尔遇见过他,当时他应该已过古稀之年了。再后来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了。有人说武竞老了,走不动了。也有人说武竞早死了!
好资讯
最近评论
滚动资讯
热点资讯
- 如果爱让你我走下去,我会陪你一
真正唯美的爱情,还有吗?那种没有被世俗有玷污的爱情,还存在吗?我们还能相信爱情吗...
- 陪我到以后
陪我到以后 静的小站,寂寞的月台,如血的残阳,破败的小屋,一切显得平常却又诡异。 ...
- 彼此深信 一见钟情
他们彼此深信 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 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 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
- 友情,不会输
我在的城市 清晨就闷热的要死 看样子是快要下雨了 这样的天气 思绪容易乱飞 我是...
- 游走在那夜下的孤独与寂寞
我喜欢在网络里谈笑风声,可那并不代表那就是一个真实的自己。越是会演示自己内心的人...
- 其实 很 难过、只是 很 难说
曾经真的只能属于过去 在爱里其实没有重逢 我的过去 时常会想起 淡淡地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