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关于读书
时间:2011-11-07 22:26来源: 作者:驿馨 点击:
次
关于读书的话题,我已先后写过《读书·写作》、《读书四恨》、《塑造淡定心境 锻造强大灵魂》、《如何强自身》和《读书四得》等多篇随笔。也许实在是喜欢书,这样的话题总是觉得说不尽。
一、懂得珍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家母是干部子弟,按照当时上山下乡政策,家父南京艺术学院大学毕业后两年,就和家母一起下放到农村。在农村成长的我,小时候唯一能在周围小朋友们面前炫的,就是家中成箱成箱的书。记得我稍有识字,每当自己独自在家,最有乐趣的就是经常会在那些箱里翻书,并把我对那些书中的文字或插图能看出点意思便觉得好的书,一本一本藏匿在床下。当时我对那些书虽然当宝贝一样,可并不知道如何珍惜,在外人面前炫时就有不少被一些大人、小孩骗走。到了初一时,我在课下翻看一本五十年代初版的《唐诗一百首》,我的一位任课老师无意中发现便强行借走,一个多月后我和他索要,他显得很无柰地告诉我说弄丢了。我不信,也不甘,几次借故造访了他的单身宿舍,最后一次发现了那本书就在他的枕下,我当即毫不客气地拿了就走。直到那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珍惜书。
在部队几次上学后,视野更加开阔,书在心中的那份温馨感和依赖感与日俱增起来的同时,我还发现积攒起来的每一本书的后面,自己都能清晰地记起一段故事,因此对书也就更是倍加珍惜了。平时与周围人交流读书体会,或有人造访我的宿舍想借书时,我真是怕有着一段一段故事的书重复着一次一次有借无还的心痛,万般无柰之下,在我的书橱上挂起了一个告示:“借书登记,一视同仁。借后速还,一周为限。非为性悭,失书失吾。”并与每一位借书人提出换书看的条件。
是不是多少有点嗜书如命的味呀?
二、养成习惯
在老部队,有件事我先前一直有些不解,有一位老首长时常对我问寒问暖,后来还经常叮嘱我到首长大院老首长家里去玩。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老首长对喜欢读书的人有着一种偏爱,待我有些特别,仅因为发现我喜欢看书。
每次看到老首长家一橱一橱摆放整齐的书,我都会很不争气地表现出眼馋。去过老首长家几次,我借书看成了老首长的一件乐事,读书后的交流是老首长对我的要求;只要是在老首长的书房里,我全然没有了上下级等级森严和长幼有别的担忧。很多次交谈后,我不仅了解了老首长及老首长的家庭,从心底里对老首长也产生了一种敬意。
老首长小时家穷,没有上过学,入伍后在部队大熔炉中接受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着刻苦学习和后来到军校深造,老首长也不断成长进步。我认识老首长时,他已是师政委。
老首长的爱人也没有上过学,随军后在老首长的薰陶下坚持通过阅读报刊学习文化。老首长告诉我,为了培养起家庭学习气氛,老首长除了出差和必须的应酬,晚上一般在家看书学习。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老首长在家里立下了一条规矩:只要孩子在家,家中就不请客喝酒,不打牌,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老首长和爱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双儿女自觉品端学优,就在我离开老部队那年,老首长的小女儿也考进了北大。
老首长的学习精神一直成为我日后学习的动力,老首长的家庭学习氛围也一直温暖着我的心。记得我初到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原型曾所在的连队担任指导员,连队刚从战场上撤回营地不久,人心浮躁,干战情绪波动较大,在点验中收罗起全连全部的四十多本书和杂志,我用一个多月的夜晚将其全部看完。我边看书边记心得边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帮助连队干部战士收心,连队很快走向正轨,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我从军二十年,前后在过五所部队院校学习、工作,其中有三次上学深造,部队转业后我还一度曾在一所干部学校当书记。我喜欢校园那浓浓的文化氛围,喜欢学习带给我蓬勃的朝气和充满着希望的追求。在多年的读书学习和不断总结中,我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自觉地形成了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了孩子:不拿笔和纸不看书,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尽管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在观念和方法上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学习,可我至今仍然坚守着这一习惯。
好资讯
一、懂得珍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家母是干部子弟,按照当时上山下乡政策,家父南京艺术学院大学毕业后两年,就和家母一起下放到农村。在农村成长的我,小时候唯一能在周围小朋友们面前炫的,就是家中成箱成箱的书。记得我稍有识字,每当自己独自在家,最有乐趣的就是经常会在那些箱里翻书,并把我对那些书中的文字或插图能看出点意思便觉得好的书,一本一本藏匿在床下。当时我对那些书虽然当宝贝一样,可并不知道如何珍惜,在外人面前炫时就有不少被一些大人、小孩骗走。到了初一时,我在课下翻看一本五十年代初版的《唐诗一百首》,我的一位任课老师无意中发现便强行借走,一个多月后我和他索要,他显得很无柰地告诉我说弄丢了。我不信,也不甘,几次借故造访了他的单身宿舍,最后一次发现了那本书就在他的枕下,我当即毫不客气地拿了就走。直到那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珍惜书。
在部队几次上学后,视野更加开阔,书在心中的那份温馨感和依赖感与日俱增起来的同时,我还发现积攒起来的每一本书的后面,自己都能清晰地记起一段故事,因此对书也就更是倍加珍惜了。平时与周围人交流读书体会,或有人造访我的宿舍想借书时,我真是怕有着一段一段故事的书重复着一次一次有借无还的心痛,万般无柰之下,在我的书橱上挂起了一个告示:“借书登记,一视同仁。借后速还,一周为限。非为性悭,失书失吾。”并与每一位借书人提出换书看的条件。
是不是多少有点嗜书如命的味呀?
二、养成习惯
在老部队,有件事我先前一直有些不解,有一位老首长时常对我问寒问暖,后来还经常叮嘱我到首长大院老首长家里去玩。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老首长对喜欢读书的人有着一种偏爱,待我有些特别,仅因为发现我喜欢看书。
每次看到老首长家一橱一橱摆放整齐的书,我都会很不争气地表现出眼馋。去过老首长家几次,我借书看成了老首长的一件乐事,读书后的交流是老首长对我的要求;只要是在老首长的书房里,我全然没有了上下级等级森严和长幼有别的担忧。很多次交谈后,我不仅了解了老首长及老首长的家庭,从心底里对老首长也产生了一种敬意。
老首长小时家穷,没有上过学,入伍后在部队大熔炉中接受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着刻苦学习和后来到军校深造,老首长也不断成长进步。我认识老首长时,他已是师政委。
老首长的爱人也没有上过学,随军后在老首长的薰陶下坚持通过阅读报刊学习文化。老首长告诉我,为了培养起家庭学习气氛,老首长除了出差和必须的应酬,晚上一般在家看书学习。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老首长在家里立下了一条规矩:只要孩子在家,家中就不请客喝酒,不打牌,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老首长和爱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双儿女自觉品端学优,就在我离开老部队那年,老首长的小女儿也考进了北大。
老首长的学习精神一直成为我日后学习的动力,老首长的家庭学习氛围也一直温暖着我的心。记得我初到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原型曾所在的连队担任指导员,连队刚从战场上撤回营地不久,人心浮躁,干战情绪波动较大,在点验中收罗起全连全部的四十多本书和杂志,我用一个多月的夜晚将其全部看完。我边看书边记心得边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帮助连队干部战士收心,连队很快走向正轨,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我从军二十年,前后在过五所部队院校学习、工作,其中有三次上学深造,部队转业后我还一度曾在一所干部学校当书记。我喜欢校园那浓浓的文化氛围,喜欢学习带给我蓬勃的朝气和充满着希望的追求。在多年的读书学习和不断总结中,我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自觉地形成了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了孩子:不拿笔和纸不看书,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尽管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在观念和方法上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学习,可我至今仍然坚守着这一习惯。
好资讯
热点资讯
- 预约想念
总喜欢在沉寂的黑夜静想,亦喜欢在黄昏写一些文字。暮色四合,我习惯在某个地方发呆,...
- 朝花夕拾《心语》
让旧时光轻盈,让心情放飞,在这个秋日,我是如此灿烂。。。...
- 一场突袭的忧伤
无意中上网,空间里看到你和一个女孩出去玩,站在一起的照片。不知道,心里竟是如此的...
- 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
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
- 我的爱情,月老你牵了红线吗?
上帝请你赐予我一个真诚的爱情,如果实现,我将会用心的去爱。如果真的有一个女的,能...
- 青春的肩膀,我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