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资讯网,丰富你的生活,努力打造一流资讯的航母!

好资讯网

当前位置:好资讯网 > 新闻 > 社会 >

内蒙古检验检疫局2011年践行“十二字”方针纪实

时间:2011-12-13 18:21来源: 作者: 点击: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布小林对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的工作汇报予以两次书面批示:“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监管、防控口岸疫病疫情、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相信检验检疫局一定能够发扬成绩,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在促进自治区对外开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每次的批示篇幅都不短,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充分肯定,更有寄予的殷殷厚望,这也让内蒙古检验检疫人更深刻地体会到在质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瞩目和重视之下,自身肩担的重责,这是荣誉,也是使命。为了这份荣誉与使命,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始终以守护质量与安全为根本,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提高检验检疫工作质量为抓手,积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用辛勤的工作与汗水诠释了“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个字的丰富内涵。

绿野长风高奏质量安全发展歌

——内蒙古检验检疫局2011年践行“十二字”方针纪实

    □郅 莉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中)在40℃的高温下考察满洲里铁路口岸检验检疫现场

    抓质量进出口商品质量稳中有升

    内蒙古局根据辖区进出口情况确定了重点商品和重点领域,突出抓好关系国计民生、影响健康安全、涉及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商品的检验监管,同时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检验监管模式,从单纯注重产品的合格评定转变为同时注重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由单纯的检测转变为监督管理和风险分析、防范相结合。

    对大宗进出口商品做好质量风险分析。今年先后对内蒙古地区出口水果蔬菜、番茄酱、牛羊肉、粮谷、饲料、服装、鞋类、木制品、重型汽车、成套设备和进口原油、木材、煤炭、轮胎、矿产品等20余个大宗产品进行综合质量风险分析,并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政府报告进出口商品质量情况,以便在政府的统领下各相关部门及时加强监管,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进一步扩大出口工业品分类管理的范围。完成生产企业分类管理71家,其中一类企业8家,二类企业23家,三类企业40家。对分类管理企业实施风险监控、强制检验、验证和抽查检验相结合的检验监管机制,提高分类管理效果。

    将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到自治区食品安全工作中。建立进出口食品季报制度,将进出口食品的业务发展、监督管理、政策法规、企业诚信等情况及时收集汇总,分析研判,每季度向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报告一次,为政府加强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控,评估、调整进出口食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今年4月,国务院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评组在对内蒙古2009~2010年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评中,认为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清查出口食品企业和原料基地、打击逃漏检积极有效、安排到位,给出了满分的评价。

    加强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内蒙古局与辖区鄂托克旗政府共同打造高标准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了由“政府组织协调、检验检疫引领、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的工作机制,推动鄂托克旗螺旋藻生产加工企业向大规模、高科技、深加工方向发展,产品先后出口到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通辽检验检疫局与开鲁县政府及农牧等相关部门以“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为目标,共同建设开鲁县出口红辣椒质量安全示范区,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带动近5万户农民种植红辣椒,促进了农民增收。已有外省多家冷冻辣椒加工企业入驻开鲁县,新建较大冷库4家,储存量在5000吨至1万吨,带动几千人就业。此外,在自治区范围内的赤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满洲里等地都建立出口基地备案区域化试点,先后为100余家出口企业举办了良好农业规范知识培训班,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

    切实做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累计派出1077人次深入250多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发放卫生部发布的禁止添加物质及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并对企业原辅料管理、过程卫生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管理、设备设施维护、检测能力和质量保障能力、台账记录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督促企业对不符合项限期整改。对全区6家出口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生产的174批食品添加剂进行了抽检,没有发现不合格品。对14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出口食品企业建立档案,要求企业法人签字确认,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进出口食品安全质量承诺制,完善企业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月至10月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24.4万批,货值83.8亿美元,检出不合格进出口货物208批、541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出口货物批次和金额合格率均达到99.9%,传统大宗出口产品保持了量升质优的良好出口态势。

    保安全构筑对外开放的安全防线

    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加强疫情监控。年初俄罗斯后贝加尔地区突发流行性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疾病,满洲里检验检疫局立即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加大对入境旅客的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力度,对发热病人妥善处置,同时加强与俄罗斯有关方面的联系,及时掌握信息并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针对欧洲多个国家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例,紧急部署,强化口岸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防控工作,并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针对俄罗斯列宁格勒暴发非洲猪瘟疫情,积极做好口岸应对工作,严防国外疫情传入我国。还加强了对国际疫区入境人员、外派出国劳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接种工作,今年共检出6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均进行了妥善处置。

    加大口岸查验力度,有效防止疫病疫情的传入传出。先后查获违禁旱獭皮6000余张,马骨76吨,羊绒1000多公斤,各种肉类2700多公斤,猪肠衣500公斤,其他动物皮张2300余张,各种植物种子100多公斤,全部进行了退运和销毁处理。

    坚决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强化和完善进境木材境外预检和口岸熏蒸处理程序,进一步加强进境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和除害工作,力争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1月至10月共截获外来有害生物22种、201次,其中检疫性害虫1种。包头、赤峰等局先后从进境木质包装中检出活体线虫,满洲里口岸首次截获十二斑花天牛和欧洲根小蠹,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专家同检验检疫人员组成外来杂草监测工作组,历时两个多月对辖区进口口岸和进口动植物产品加工、储存地进行外来有害杂草监测、鉴定,发现外来杂草立即责成所属地检验检疫部门开展有效的杂草调查、防除等工作,截断外来有害杂草的蔓延。

    促发展实现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

    今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内蒙古局以此为促进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契机,认真研究起草了《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努力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检验检疫部门在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几项具体目标。报送自治区政府后,得到分管副主席的高度重视和批示。据此,内蒙古局将参与自治区关于加强与俄、蒙在资源领域战略合作的课题研究,并将积极采取措施服务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等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检验检疫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抓住工作难点、亮点和增长点,促进自治区特色产品扩大出口。通辽局通过对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原料采购、实验室检测、卫生注册、产品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提出指导意见,帮助该公司生产的梅花味精成功出口荷兰、墨西哥、菲律宾、南非、印度、加拿大等国,创汇62万美元,该企业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是检验检疫部门的鼎力帮助让“梅花味精”香飘四海。开鲁县出口红辣椒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呈良好发展势头,通辽局与开鲁县农牧业局经常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了解辣椒疫病疫情及农药使用情况,定期对辣椒种植基地的水和土壤进行重金属铅、镉、汞监控,抽取辣椒样品进行检测,确保红辣椒质量安全。1月至10月出口冷冻红辣椒341批、31698吨,货值194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出口的2倍。

    在今年全国马铃薯遭遇销售难的状况下,包头检验检疫局积极帮助达茂旗外贸企业办理出口备案前期申报审批、登记等手续,使之尽快获得马铃薯进出口经营资格权利,为销售打开出口渠道。同时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管,根据输入地区相应要求和针对性风险评估,合理确定检测项目,确保了首批90吨马铃薯顺利出口泰国。这是包头地区马铃薯首次出口东南亚,也是包头马铃薯迈向世界的第一步。

    积极促进巴彦淖尔市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番茄酱、葵花子、脱水蔬菜等农产品出口创汇达5.5亿美元,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列全区之首。

    高质量完成进口种畜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促进自治区畜牧业发展。为促进肉牛品种改良,今年自治区农业部门从澳大利亚分三批引进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优秀的肉牛品种878头。内蒙古局对此高度重视,在人、财、物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动检处和技术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口种牛数量大、隔离时间长、检测项目多、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圆满完成隔离检疫任务,共检测6种疫病5268个项目,确保了进境种牛健康安全,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扬。

    与蒙古国有关方面磋商,签署了《蒙古国油菜籽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从全国抽调了有名的技术专家进行现场集中查验,确保了首次进口16000吨蒙古国油菜子的质量安全。

    积极创新通关机制、提高通关速度,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围绕口岸过货通关、物流贸易和落地加工三大功能,积极探索对大宗入境货物的监管模式和加快口岸通关速度的方式。凡是不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的商品,实行先报检、通关,再进行检验检疫的快速通关模式,将检疫、查验、扦样、放射性检测、卫生除害处理等工作在现场同步进行,一次完成。加大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手段的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通关速度,满洲里局开发利用的“木材检尺管理系统”大大缩短了出单时间,通关速度比原来快了3小时左右;铁矿石检验数据电子智能处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数据传送、核对、汇总智能化和共享,减少了重复劳动,加快了出证时间。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实现“一站式”服务流程,报检员不出报检大厅就可以办完全部检验检疫手续。额济纳、乌拉特检验检疫局辖区的策克、甘其毛都口岸1月至10月进口煤炭达到1500万吨,货值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71%,成为内蒙古口岸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大亮点。两局在自然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人员少的情况下,采取挖掘内部潜力、对进口煤炭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对特定运输企业延长开放时间、缩短检验检疫时限等手段,提高通关效率,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赞扬。甘其毛都口岸建成并启用五进五出运煤专用通道,策克口岸不久将开通“进口煤炭跨境传输”,在我国尚属首例。额济纳局也被地方政府命名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殊贡献单位”。

    与天津检验检疫局签署的“津蒙两地实施直通放行合作备忘录”实施良好,采取的“属地报检、口岸出单”出口通关模式和“属地报检、口岸转检”进口通关模式,从机制和手段上提高了检验检疫工作的有效性和通关效率,共同促进了对外贸易便利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这也为自治区番茄酱出口快速便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1月至10月全区口岸进出境货物运量为4698.08万吨,同比增长12.78%,其中进口资源性产品占到口岸过货量的80%以上。

    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出口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做好普惠制产地证签证工作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免办等工作,发挥其在服务外贸扩大出口中的重要作用。1月至10月共签发普惠制产地证书16605份,签证金额4.73亿美元,同比增长33.96%;签发一般原产地证书1747份,签证金额2.27亿美元,同比增长71.5%;签发区域优惠产地证书644份,签证金额1.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累计为出口产品减免关税1700万美元。

    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出口农产品、纺织品检验费减免政策,1月至10月共计减免农产品、纺织品检验费434.16万元,切实为出口企业减轻了负担。

    帮助鄂尔多斯、蒙牛、包钢稀土、北方重汽等32家出口企业申报获得“绿色通道”、46家出口企业获得直通放行的优惠通关待遇,为企业降低出口成本、快速通关创造了有利条件。相关认证机构积极鼓励、扶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促进企业建立与完善现代化管理制度,增强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共为289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备案,对其中67家实行了官方HACCP体系验证;帮助12家出口食品企业获得在欧盟、韩国、日本、美国、阿联酋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对570家企业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机产品认证等。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帮助鄂尔多斯及鹿王羊绒制品、通辽肥牛、赤峰黄玉米、苏尼特羊肉等15家企业的相关产品申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注册,使自治区名优特产品得到产品升值、促进出口、便利通关和扩大对外宣传等好处。

    强质检提升检验检疫履职能力

    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是质检战斗力、执行力的基础所在,随着中俄、中蒙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入,口岸过货量和过货品种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口资源性货物原木、煤炭、矿石等大幅度增加,为更好地适应检验检疫工作需要,2011年全区基础设施、执法装备、仪器设备等项目支出的80%用于装备、改善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和重点口岸,鼓励挖掘内部潜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基层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提升科研和实验室建设水平。召开了内蒙古检验检疫系统科技暨实验室管理工作会议,对优秀的科研项目、论文论著以及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内蒙古区域广阔、地域跨度大的特点,结合各地进出口业务情况,采取分区就近绑定管理,即重点实验室绑定、带动非重点实验室,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口岸一线和全区重点实验室建设,把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项目、疫病疫情的检测作为重点,积极开展新产品、新项目的检测研究,拓展检测范围。内蒙古技术中心今年新申请确定了976个检测项目,比去年的285个项目增加了3.3倍,使目前的检测项目总数达到1261个,大幅度提升了内蒙古进出口商品质量把关和动植物疫病疫情监控能力。该中心2010~2011年主持完成的布氏杆菌分子鉴别试剂及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等4项课题顺利通过成果鉴定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内蒙古保健中心PCR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工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了卫生部临检中心能力验证,今年共确证6例HIV感染者。

    推进事业单位做大做强。大力支持、引导事业单位适应业务发展和检测市场需求,提高检测能力,扩大业务范围,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以来,全系统五个技术中心、四个保健中心技术实力明显增强,业务量明显扩大,事业性收入明显增加,成为内蒙古检验检疫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1月至10月,内蒙古技术中心共完成检测任务1325批、12951个项目,内蒙古保健中心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测体检达到6227人,社会体检人数达到51104人,同比增长25%。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在整体工作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为党旗增辉、为国检添彩”为主题,开展“佩戴党徽、亮明党员身份”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表彰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培养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目前全系统14个分支机构,在已命名的文明单位行列中,国家级1个、自治区(省)级4个、市(地)级6个、旗(县)级3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5个、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6个、盟市级青年文明号3个。

    2011年11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一行来内蒙古检查指导工作并亲切看望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全体干部职工。支树平局长对于内蒙古局围绕“十二字”方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关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效性显著提升、科技实力明显进步、基层基础建设扎实推进、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等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此,内蒙古局全体干部职工备感鼓舞和振奋,将按照支树平局长提出的要求,圆满完成2011年全年工作任务,并以更加积极高昂的态势迈向征程,谱写碧野蓝天下新的蓝图。

实验室检测

投放林木害虫活体虫样检验进境木材熏蒸除害效果

对进口种牛进行隔离检疫

口岸鼠疫应急演练

    《中国国门时报》


好资讯
TAGS:  
热门关键字: 
  • 监管门前溜走了谁?——民营医院广告乱象拷问
  • 人大代表谈刑诉法修改 称部分条款不够细
  • 工信部长:宽带普及提速计划是一种相对降费
  • 两会热点调查: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居前三
  • 首批京外政协委员抵京 关注空气质量等话题
  • 习近平访问洛杉矶将谈高铁项目
  • 广东近期两名地级市委书记调往外省任副省长
  • 内蒙呼伦贝尔遭极端低温 三口之家寒衣耗费上万(1)
  • 媒体人眼中的广东代省长朱小丹:念旧 果敢 谦谨
  • 北京地铁5号线8号线和10号线将安装防夹装置

热点资讯

好资讯网|资讯大全|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会员注册|帮助服务|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网站地图XML

Copyright 2014 好资讯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