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资讯网,丰富你的生活,努力打造一流资讯的航母!

好资讯网

当前位置:好资讯网 > 新闻 > 社会 >

专家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应考虑通胀等因素

时间:2011-11-05 11:11来源: 作者: 点击:

    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节目2011年11月3日播出《为“免费午餐”叫好》,以下为节目实录: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名学生每天3块钱的标准,为试点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大约有2600万的在校学生将从中受益。这个计划的实施将给孩子们的餐桌带来怎样的新变化?一部分贫困地区学生现在吃饭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如何让好政策得到好的落实?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每人每天3元补助,普惠2600万在校学生,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小餐桌,为何如此牵动人心?

    记者:小朋友们你们都吃午饭了吗?

    学生:没有。

    记者:都没有啊?早上几点吃的饭呢?

    学生:七点。

    记者:七点,现在都已经(下午)一点了。不饿吗?

    学生:是。

    这是记者今年3月在贵州迁西县红板小学一个普通中午采访的画面,这所学校三分之二的学生是不吃午饭的。

    记者:中午在学校怎么吃饭啊?

    刘艳(红板小学学生):没吃。

    记者:不吃啊。那怎么不从家里带点呢?我看有的同学是带饭的。

    刘艳:吃的是玉米饭,不好意思。

    记者:为什么呢?别人吃的都是什么呀?

    刘艳:米饭。

    记者:米饭。你喜欢吃米饭?家里经常做米饭吗?

    刘艳:不经常。

    记者:多长时间能吃一次米饭?

    刘艳:几个月。

    记者:几个月才能吃上一次米饭。

    刘艳:嗯。

    这里不少学生家里经济状况比较差,一部分孩子会带点菜汤泡过的冷饭,或者煮一个土豆带到学校,学校无力提供加热设备,即使是冬天,学生也只能吃冰冷的饭。日前,在云南广南县董堡乡的一所山村小学,这里有38名走读生,因为离家很远孩子们无法回家吃饭。记者中午来到学校采访。

    记者:肚子饿不饿?

    小学生:饿。

    记者:等会儿(午饭)准备去吃什么?

    小学生:(午饭)不吃。

    记者:为什么不吃?

    小学生:没有钱。

    记者:同学吃饭了没有?

    学生:没有。

    记者:等会儿(午饭)准备去吃什么?

    学生:方便面。

    9月初记者在江西赣州上犹县锰钢小学采访,遇上几名小学生,其中一个是背着柴火去上学。

    记者:小朋友,为什么要带着柴火去读书?

    小学生:要热饭。

    记者:这是你带的饭,为什么要带饭?

    小学生:家里(离学校)很远。

    记者:(到学校)要走多久?

    小学生:一个小时。

    几名小学生住在离学校四公里的一个村子,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去上学,自己带的饭,由于学校没有柴火,他们只能背着柴,中午时让老师帮着在铁锅上热热饭。

    记者:一顿午餐对部分困难地方的学生来说,却是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这几个地方的情况经过媒体报道后,已经得到各界高度关注,日前午餐问题得到解决。

    杨东平:由中央财政来直接解决儿童营养问题 是义务教育实施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关于贫困地区农村的营养状况,很多人已经关注了很长时间,这也是近一两年来社会热议的话题。这次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来改善贫困地区的营养问题,大快人心。

    这个政策体现了三个方面的价值:第一,是国家对义务教育农村地区的儿童义务教育状况和儿童营养状况体制改善的一个重视,也是落实规划纲要里具体的措施。规划纲要提出,要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这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第二,它实现了义务教育的一个价值。义务教育有一个特征,它是免费强迫、就近、免试,但这个免费的范围是逐渐扩大的。首先是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包括提供免费的营养补助等等,所以现在我们正先对贫困地区的儿童进行免费的补助。第三,是中央政府承担了主要的责任,贫困地区的教育改善完全靠贫困地区自己的财力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在农村基本普及了免费义务教育以后,儿童营养的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现在总算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由中央财政来直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好资讯
TAGS:  
热门关键字: 
  • 监管门前溜走了谁?——民营医院广告乱象拷问
  • 人大代表谈刑诉法修改 称部分条款不够细
  • 工信部长:宽带普及提速计划是一种相对降费
  • 两会热点调查: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居前三
  • 首批京外政协委员抵京 关注空气质量等话题
  • 习近平访问洛杉矶将谈高铁项目
  • 广东近期两名地级市委书记调往外省任副省长
  • 内蒙呼伦贝尔遭极端低温 三口之家寒衣耗费上万(1)
  • 媒体人眼中的广东代省长朱小丹:念旧 果敢 谦谨
  • 北京地铁5号线8号线和10号线将安装防夹装置

热点资讯

好资讯网|资讯大全|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会员注册|帮助服务|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网站地图XML

Copyright 2014 好资讯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