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资讯网,丰富你的生活,努力打造一流资讯的航母!

好资讯网

当前位置:好资讯网 > 财经 > 新闻 >

社会蓝皮书称当前公民社会参与总体水平仍较低

时间:2011-12-19 20:05来源: 作者: 点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2012年《社会蓝皮书》在此间发布。蓝皮书指出,当前公民的社会参与总体水平仍较低,培育公民意识、公益型社团组织应成为城市建设重要内容。

蓝皮书指出,与城市化进程相伴而生的应该是公民现代性的增强。而公民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广泛的社会参与行为,特别是通过参与社会团体实现制度化、组织化的社会参与。然而,调查显示,虽然我国的城市化已经步入快速通道,但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来公民社会的发展。

在城市受访者中,只有4.5%的人参加了民间社团,其中包括志愿者组织、业主委员会、环保组织等。而在农村,参加民间团体的比例仅为1.7%。但是,我们也看到,当问到今后是否打算参加民间团体时,16.5%的城市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由此可见,如果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建立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相应地激发公民的社会参与热情,提高其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数据还显示,随着原有乡村社会结构的瓦解,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社会团体,例如宗亲会和同乡会,也在逐渐缩减:在城市,只有1.6%和4.5%的受访者表示参加了宗亲会和同乡会;在农村,这一比例也只有2.6%和3.6%。

当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同学关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校友会成为众多受访者社团参与的首选。在城市受访者中,有22.2%的人表示参加了校友会,29.8%的受访者表示今后会继续参加或者打算参加校友会。另外,联谊组织,例如文体娱乐团体、互联网团体,也成为人们社团参与的重要载体。有10.8%的城市受访者表示参加了联谊组织,17.8%的受访者表示今后会继续参加或者打算参加联谊组织。

蓝皮书最后指出,总体来看,我国公民还没有形成经常性的社会参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公民意识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参与渠道的匮乏。社会组织尤其是以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为目标的民间组织,还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大力倡导公民精神,动员公民参与各方面的社会生活,有效扩大社会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其次,应当培育社会服务类和社会管理类社团的发展,这是实现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这类公益型社团组织的参与,既有助于促进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对政府制约的长效机制,也有助于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提升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化解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互信互惠的人际关系。因此,培育公益型社团组织,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应当成为我国城市的重要软件建设内容之一。


好资讯
TAGS:  
热门关键字: 
  • 监管门前溜走了谁?——民营医院广告乱象拷问
  • 人大代表谈刑诉法修改 称部分条款不够细
  • 工信部长:宽带普及提速计划是一种相对降费
  • 两会热点调查: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居前三
  • 首批京外政协委员抵京 关注空气质量等话题
  • 习近平访问洛杉矶将谈高铁项目
  • 广东近期两名地级市委书记调往外省任副省长
  • 内蒙呼伦贝尔遭极端低温 三口之家寒衣耗费上万(1)
  • 媒体人眼中的广东代省长朱小丹:念旧 果敢 谦谨
  • 北京地铁5号线8号线和10号线将安装防夹装置

热点资讯

好资讯网|资讯大全|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会员注册|帮助服务|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网站地图XML

Copyright 2014 好资讯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