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蓝皮书称公众对政府反腐信心有较大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2012年《社会蓝皮书》在此间发布。蓝皮书指出,“幸福指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越来越大,经济压力和生活安全感的不足是城市居民痛苦的重要因素。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幸福指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越来越被重视,毫无疑问,这对于转变“GDP至上”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和社会矛盾都是有利的。痛苦和幸福是一对反义词。当上上下下都在追寻幸福、计算幸福指数时,蓝皮书关注当前社会生活中,哪些因素使人感到痛苦,因为消除痛苦是达到幸福的第一步。
蓝皮书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和安全感上的不满足是痛苦的主要来源。经济压力的来源多样,但养老的经济压力排在首位;生活中有天灾有人祸,但人祸特别是与诚信缺失相关的各种欺诈行为,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安全感产生着更为直接的负面影响。
蓝皮书调查中还研究了爱情、友情、尊重感和自我实现几个方面对于痛苦感受的影响情况,发现,不能获得尊重对痛苦的影响程度最大(29.7%),其次是不能实现自我价值(27.6%),再次是失去友谊(24.3%),而爱情的影响程度(18.4%)排在最后。而社会大环境中,社会公平性(25.8%)和社会道德水平(23.1%)对痛苦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11%)。
最后,社会蓝皮书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来盘点过去的一年,总体感受是,问题不少,但信心依旧。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的个人负担较重,物价、房价居高难下,老百姓的经济压力不小,消费能力提高和消费预期改善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低收入家庭的现状更加值得关注;腐败和贫富分化问题已成为公众明确感知的问题,国家经济发展成就未能惠及全体民众,而底层群众依靠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的信心不足;社会诚信和社会道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已开始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基本安全感……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再上新台阶,调控物价、房价,调整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和发展社保体系,扩大消费需求,反腐败,净化社会风气,重建社会诚信等,无不需要政府的大智慧,才能系统稳妥地推进和解决。令人欣喜的是,尽管问题多多,公众对于政府的管理信心依然维持在较高位,特别是对于政府反腐败、解决贫富分富分化问题、改善社会风气等方面的信心度,较之以往有较大的提升。
(中国网)
好资讯
相关推荐
最近评论
热点资讯
- “国家队”再出手 汇金增持四大
中央汇金公司今日宣布,自10月10日起已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农、中、建四行股票,并...
- 太子奶破产重整方案获债权人通过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从太子奶破产重整管理人德恒律师事务所获悉,太子奶重整方案...
- 新华人寿惊现233万元“存款协议
10月24日,保监会网站显示,广东保监局在同一天一并发布26条处罚决定,涉及电话销...
- 签署合作协议 联手打击非法滥用
新华网南昌9月23日电(记者程迪)为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监管,江西、福建、湖南、...
- 永康门连锁机构的骗局
永康门连锁机构的骗局!! 我是保定的, 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这个事情。 第一,这个公司...
- 工行员工挪用260万炒股曝漏洞:
2008年12月5日,工行辽宁省锦州市洛阳路支行发生了一起柜员赵文育挪用商户资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