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资讯网,丰富你的生活,努力打造一流资讯的航母!

好资讯网

当前位置:好资讯网 > 财经 > 新闻 >

山东大力探索和推进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纪实(下)

时间:2011-10-27 21:36来源: 作者: 点击:

从“山东成果”到“全民共享”

——山东大力探索和推进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纪实(下)

    本报记者 杨 博 孙霞云 通讯员 侯明松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图为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前右二)在威海市指导工作。

    2011年6月28日至7月1日,瑞士日内瓦WTO总部,第51次WTO/SPS例会在此召开。

    会上,由国家质检总局提供并经商务部、中国驻日内瓦使团审核的《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介绍》书面材料被大会作为正式文件散发,并在WTO网站上公布。6月30日,时任山东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姜宗亮代表中国代表团作了15分钟发言,向与会的各成员代表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一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从理念到工作机制,从控制措施到取得的成效,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引起了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欧盟、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中国发言后均作了积极回应,对中国建立实施的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的做法非常出色,而且APEC会议备忘录提出的措施与中国建立的示范区管理体系的科学内涵相一致。”世界银行代表赞不绝口。在今年5月召开的APEC会议上,世界银行和APEC的代表就增进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食品安全成为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能够立即引起一些主要国际组织的呼应,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积极创新、富有成效,而且充分证明我国建立的食品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是科学的,是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山东检验检疫局局长周建安表示,从“安丘模式”到“威海经验”,山东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带来的是全省上下对确保食品安全、实现全民共享的共识,是千千万万农民种植养殖方式的嬗变和现代农业认识的提高。

部分驻华外交使节参观山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由点到面遍地开花

    “要抓好质量,必须把质检系统的共识变为全社会的共识,把质检系统的行动变为全社会的行动。”梳理“安丘模式”与“威海经验”,不难发现,山东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的这一要求。

    安丘市因示范区建设名声大噪。安丘市委书记王继怀说过的那句话,至今听起来话糙理不糙。“食品安全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管就不难”。由于安丘市党政一把手的高度重视,通过组建专门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协调组织和机构(农产品安全办公室),有效整合、充分利用了政府部门的人力、技术和执法管理资源,改变了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的传统管理模式,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责任明确、联合协作、运转协调、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该法不仅在法律层次上大大加强了检验检疫在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中的层次和地位,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企业的扶持,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理清了政府与企业的责任,即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审视“安丘模式”与“威海经验”,可以说,其核心理念与《食品安全法》的基本精神高度吻合。

    依托“安丘模式”与“威海经验”取得的显著成效,2009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对示范区建设负总责,把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由部门责任提升为政府责任。以建设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抓手,以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推进农产品对外贸易转方式调结构,积极统筹两个市场,促进内外贸协调发展。

    同年10月,在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国家质检总局提出“要本着‘试行一地、总结一地、规范一地’的原则,在巩固已有示范区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出口食品农产品产业分布情况,着力进行推广”。

    事实上,鉴于山东取得的丰硕成果,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也把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作为提升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大战略决策紧紧抓在手上,并以促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带动国内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面提升。质检总局历任局长和分管副局长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一直把山东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联系点和“试验田”,他们多次深入潍坊安丘市,烟台莱阳、海阳市,威海乳山、荣成市等地现场调研,实地指导示范区建设工作。支树平更是明确要求,山东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食品农产品出口大省,食品安全怎么抓,抓什么?山东检验检疫局要不断地为全国积累和探索有益经验。

    “加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不仅关系到出口食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形象,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更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乎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是国家、民族和人民根本长远利益之所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百姓人民解难。”山东局局长周建安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将确保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全省系统23个分支局局长个个都是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负责人,也是当地示范区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

    几年来,山东省示范区建设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商务、检验检疫、财政、农业(畜牧)等有关部门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调推进,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示范区发展模式。山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全省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合格率连续三年超过99.5%。

    政府与部门的推动,让“安丘模式”与“威海经验”迅速在山东全省由点到面,遍地开花。荣成市实现水产养殖生态化,2010年食品农产品出口创汇7.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莱西市着力实施产业化带动、标准化生产、网格化监管三大举措,2010年全市农产品出口3.7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占出口总额26.9%;金乡县提出了“倾全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尽全责建设高效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工作目标;莒县坚持重心下移、狠抓源头治理,实现了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到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区”的转变;巨野县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2010年实现农产品出口38万吨,实现出口额3.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88.3%;“章丘大葱”、“烟台苹果”、“乳山牡蛎”等一大批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龙口粉丝”、“金乡大蒜”获得欧盟地理标识认证。

    栖霞市、广饶县、腾州市、肥城市、泗县、乐陵市、莘县……目前,山东省已在54个县(市、区)推行区域化管理,其中,有24个县(市、区)已获得山东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全省已备案出口蔬菜等种植基地300万亩,果园94万亩,禽、猪、兔和蜜蜂等养殖场625个,肉类、水产、蔬菜、花生、深加工食品企业2903家,水生动物、水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和宠物食品企业3185家。农兽药残留检测不合格率2010年比2009年减少66.2%。

安丘市示范区建设有声有色

    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示范区建设要按照‘推行国际标准,统筹两个市场,打造山东品牌,促进富民强省’的总体目标,以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为重要抓手,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和质量安全食品的全民共享。”今年4月27日,在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提出更高要求。

    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对示范区建设的论述和概括无疑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他说,审视山东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走过了四年不平凡的历程,经历了“三步”,第一步,2008年,全省召开第一次现场会,总结安丘示范区管理“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并在37个县进行推广。第二步,2009年,在乳山召开全省第二次现场会,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并推广到全省54个县。第三步,2010年,在威海召开全省第三次现场会,确立了“推行国际标准,统筹两个市场,打造山东品牌,促进富民强省”的总体要求,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延伸到国内外两个市场融和发展,由出口保障向全民共享拓展。

    “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从政府官员到企业负责人再到种植养殖农户,无不认为“全民共享”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我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通道和桥梁。

    “示范区建设对农业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程监控,以保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带动地区农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有利于系统性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农产品生产和监管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源头治理、农业投入品管理、生产企业主体责任监管、诚信体系建设、监管部门协作、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以及整体食品安全意识强化等问题,其建设理念与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战略要求不谋而合。”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事实上,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广大的农户和农业从业人员由于受认知、习惯、条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尽管在农机和相关农业资料上实现了现代化,但在农业规范化和标准化等认知方面还相差太远。尤其是多年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化肥等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的大量使用,在为我国农业生产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农产品的污染,既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又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各级党委政府是农业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有责任让全社会吃上安全、放心、达到世界一流质量标准的食品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食品农产品不仅要为国家换回外汇,还要为中国在世界上争得荣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紧紧抓住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条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行规模化种植、养殖和加工;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控制和科学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实施规范化操作,推行标准化种养和生产加工;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实行全程实时监控监测;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对每一个产品、每一个环节准确追溯。通过一整套科学、合理、严格的标准化农业发展体系,形成了无缝隙、无漏洞的运作机制,从根本上确保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出了符合国际质量标准要求的出口食品农产品,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搞好标准化基地建设,是实施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以安丘为例,安丘市先行先试,狠抓标准化基地建设,他们按照“基地规模化、形式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采取企业自留基地、企业合同基地、私人农场基地、公司制基地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地等多种形式建设基地,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力实行标准化管理,该市统一制定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基地田间管理档案,实现一户一本、一日一记。还积极引导规范农户参与合作社建设,组织种植农户按方片成立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农产品种植和保护价购销合同,实行统一化学投入品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既保证了企业有稳定可靠、优质安全的货源,又保证了种植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威海乳山市则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星级管理办法》,对合作社实行星级评定、分级管理,加大对生产服务优、管理质量高和经营质效好的合作社扶持奖励力度,督导开展示范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合作社的规模化程度,充分发挥合作社上联企业和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的作用,使合作社与农户、与企业相互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更好地推动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规模集中转型,由承包单干向互助协作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荣成市高标准构建生态安全的生产体系,水产养殖实现生态化,该市积极转化应用“863”、“973”等高端研发成果,加快建设名优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人工鱼礁示范区。目前,全省示范区内标准种植基地发展到789万亩,标准化养殖场1849个,海域面积134万亩,产品覆盖蔬菜、肉食、水海产品、水果、花生等优势出口农产品。

    山东检验检疫局积极强化与地方政府的互动效应,建立完善了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国外通报的出口食品农产品农兽药残留等源头污染问题,及时向地方政府通报,既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尽快恢复企业出口,又起到对企业的警示教育作用。并积极加大对外交涉力度,督促日本解除了15种农产品、累计19个项目的命令检查措施,山东苹果首次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成功应对输日冷冻菠菜毒死蜱、输欧盟熟制鸭肉莫西菌素、输加水产品未许可添加剂等突发事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截至2011年6月,山东省获得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证书的企业占全国22.7%,获国外注册的食品生产企业占全国国外注册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24.35%,涵盖了所有高端国家市场。

加工出口水产品

    “全民共享”将不是梦

    时间指向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参加山东代表团会议时说,现在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这是个大事,大家都讲民生,政府要抓民生,要突出民生、保障民生,食品安全是个最基本的问题。中央领导的指示既是党中央、国务院抓好食品的信心和决心,也是老百姓的热切期盼。

    “狠抓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安定、社会和谐、消费安全的良好环境,就是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就是对广大农民和城乡消费者高度负责,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面对中央领导的殷切希望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山东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目标明确。

    在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山东省自2010年以来在全省大力推行“区超对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出口保障向全民共享拓展,使国内外消费者享受同样质量的农产品。通过鼓励示范区企业在超市设立专柜、超市在示范区建立直采专供基地,并不断创新对接方式,丰富对接品种,畅通对接渠道,居民“菜篮子”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组织示范区内企业与大型连锁超市对接,引导超市在示范区建直采专供基地,超市设立示范区农产品专柜以及开设专营店,不断创新对接方式,丰富对接品种,畅通对接渠道。安丘市通过“区超对接”方式,把区域内生产的农产品推向国内高端市场,在上海联华超市、北京华普超市、鲁商集团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超市常见安丘农产品的靓影。安丘市被确定为供港蔬菜备案基地,该市的优质安全蔬菜还摆上了青岛奥帆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节会活动的餐桌。

    威海市为让威海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使国内消费者享受到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扶持超市建立农产品直采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基地+超市”的区超对接,使安全放心的农产品进入国内销售网络、摆上群众餐桌,实现了农民与市民、基地与超市的共赢。各镇都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设备,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都配备了农药残留监测设备,做到了企业生产的每个批次产品都抽检,不达标准不出厂;大型市场和超市经营的每个批次产品都抽检,不达标准不销售,确保群众放心消费。

    全面推行示范区建设,不仅赢得了消费者和国外进口商的认可,也赢得了国内外投资商的认可。近年来,新加坡无疫病安全食品加工区落户威海,肯德基在威海建立了国内最大的肉食鸡供应基地,香港华润五丰行建立了苹果供应基地,日本伊藤忠、三菱商事等知名企业在威海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

    目前,山东全省参与区超对接的出口企业80多家,大型连锁超市13家,对接品种100多个,优质安全农产品逐步由出口保障转向全民共享。

    今年,结合全省上下大力实施“蓝黄战略”重大机遇,山东省又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划》紧紧围绕“蓝”、“黄”两大战略提出的“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提升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大力推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绿色生态种植养殖基地,创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经济区”,健全完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水平扩大规模,为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出口保障转向全民共享再增动力、再加砝码。目标是:

    ——到2015年,60%以上县(市、区)建成示范区,全省一半以上市建成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到2015年,制订、推广100项出口农产品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打造100个特色农产品地域品牌;省、市、县(市、区)建立完善100个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扶持发展一批出口规模过千万美元的龙头企业。在全省连锁超市推广设立示范区产品专区(专柜)500处以上。

    ——区域性、系统性和行业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形成示范区农产品在国外、省外和省内市场互补发展格局,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居民菜篮子水平进一步提高。

    “山东这几年示范区建设最大的贡献,就是通过抓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带动了国内食品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领导对山东致力推进的“全民共享”给予了高度评价,据介绍,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已被作为质检工作的重点纳入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发展纲要》(2011-2010年)和《质检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经过几年的努力,山东的示范区建设已辐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已建成各类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61个,基本囊括了国内“菜篮子”全部产品。

    正如中央党校课题组所评价的:“示范区建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成功尝试,实现了从传统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变,从依靠经验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转变,从传统的生产至销售无人监管到农业标准化生产、检验检测和质量追溯的转变,从依靠人力物力等量的扩张到向科技、管理要效益的转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安丘模式”与“威海经验”乃至山东省的垂范下,在政府、部门、企业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成果由出口保障向全民共享拓展,支持外贸、内贸共同发展,终将成为现实。《中国国门时报》

 示范区企业员工在加工出口胡萝卜


好资讯
TAGS:  
热门关键字: 
  • 监管门前溜走了谁?——民营医院广告乱象拷问
  • 人大代表谈刑诉法修改 称部分条款不够细
  • 工信部长:宽带普及提速计划是一种相对降费
  • 两会热点调查: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居前三
  • 首批京外政协委员抵京 关注空气质量等话题
  • 习近平访问洛杉矶将谈高铁项目
  • 广东近期两名地级市委书记调往外省任副省长
  • 内蒙呼伦贝尔遭极端低温 三口之家寒衣耗费上万(1)
  • 媒体人眼中的广东代省长朱小丹:念旧 果敢 谦谨
  • 北京地铁5号线8号线和10号线将安装防夹装置

热点资讯

好资讯网|资讯大全|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会员注册|帮助服务|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网站地图XML

Copyright 2014 好资讯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